郭珊珊

作品数:13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课程思政课程教学纺织研究生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发文期刊:《纺织服装教育》《产业用纺织品》《纺织学报》《物理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综合训练(非织造学)”课程产教融合教学创新研究
《纺织服装教育》2024年第3期29-33,共5页王洪 刘嘉炜 王先锋 郭珊珊 
东华大学2024年虚拟仿真项目(101-03-0007064);东华大学2024年教学能力提升培育项目(101-03-0007124)。
分析我国非织造产业人才需求与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针对“综合训练(非织造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产教融合教学创新改革。丰富教学资源,重构升级课程内容,提高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打造三位一体课...
关键词:产教融合 “综合训练(非织造学)”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 
“专创融合”背景下“纺织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纺织服装教育》2023年第4期1-4,共4页许福军 覃小红 郭珊珊 张瑞云 邵楠 焦文玲 关颖 
2023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SJG23-09);2022年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项目;2022年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丰富和延伸,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以“纺织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为例,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探讨纺织类专业“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将价值导向与...
关键词:创新思维与方法 “专创融合” 纺织特色课程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背景下“针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2
《纺织服装教育》2023年第4期68-71,共4页付少举 张佩华 蒋金华 陈南梁 李炜 沈为 郭珊珊 
东华大学一流本科课程教改项目(DHYLA-2023-07,DFHYLB-2022-03)。
“针织学”是纺织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课程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研究从文化自信、家国情怀、职业素养、科学精神四个维度出发,对“针织学”课程的专业教学体系改革进行分析,明确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探讨思政元素与...
关键词:针织学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教学体系 教学目标 
“纺织人工智能技术导论”模块化课程思政内涵挖掘与实践探索
《纺织服装教育》2023年第3期57-61,共5页钟跃崎 方宝红 温润 沈华 马颜雪 郭珊珊 李明 
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101-03-0007022);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101-03-0007081);2021年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1BKJGLX102)。
“纺织人工智能技术导论”是专门面向纺织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专业课程。在把握“两性一度”教学内涵的基础上,以模块化的方式将国策宣讲、人格培养以及开拓创新三方面的思政内容通过十四个育人要点的强化教学予以贯彻,使得学生在传承与实...
关键词:“纺织人工智能技术导论” 课程思政 模块化 教学案例 教学改革 
“纺织品设计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被引量:1
《纺织服装教育》2023年第2期49-52,共4页张瑞云 许福军 纪峰 郭珊珊 
东华大学2020年一流本科课程(XJKCB2-06)。
“纺织品设计学”课程的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开拓“纺织品设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新思路,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树立纺织文化传承意识,引导学生挖掘纺织品先进技术中...
关键词:教学实践 “纺织品设计学” 课程思政 特色案例 
高低温交变对PVC膜材料拉伸及蠕变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1期14-19,32,共7页王霖琳 郭珊珊 李红 蒋金华 陈南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B0303300);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20ZR140060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232021G-06)。
为探究使用环境中的温度变化对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 PVC)膜材料拉伸蠕变性能的影响,选取两种不同织物密度的PVC双轴向经编膜材料,在-40~40℃的交变温度环境中,分别进行200、300和400次循环处理,测试处理前后材料的拉伸与蠕变性...
关键词:聚氯乙烯膜材料 拉伸蠕变性能 交变温度 各向异性 
聚氯乙烯膜结构复合材料的光氧老化行为及评价被引量:4
《纺织学报》2022年第6期1-8,共8页郭珊珊 郝恩全 李宏杰 王霖琳 蒋金华 陈南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0303300);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ZR140060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232021G-06,2232020A-05)。
为探究经编和机织涂层膜结构复合材料的光氧老化行为,以涤纶经编和机织聚氯乙烯(PVC)涂层膜结构复合材料为对象,选取6种织物试样,研究其在紫外光辐射下的老化现象,同时与涤纶纱线力学性能的老化效应进行对比;同时研究了老化实验过程中...
关键词:聚氯乙烯膜 复合材料 光氧老化 紫外辐射能 断裂强力 羰基指数 
温度对聚酯增强基PVC篷盖布蠕变应变性能的影响
《产业用纺织品》2021年第6期16-19,共4页李瑞霞 郭珊珊 沈为 张恺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0303301)。
分析了不同测试温度条件下,3种聚酯增强基PVC篷盖布试样加载24 h内的蠕变应变特性。结果表明,各试样经纬向的蠕变应变曲线基本相同,试样蠕变应变的大小受测试温度、加载时间和聚酯增强基布中衬经衬纬纱排列密度的影响。测试温度越高,试...
关键词:增强基布 经编双轴向 温度 密度 蠕变性能 
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电极、电解质和器件被引量:5
《物理学报》2020年第17期362-381,共20页邵光伟 郭珊珊 于瑞 陈南梁 叶美丹 刘向阳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东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批准号:CUSF-DH-D-2019046)资助的课题.
可拉伸超级电容器因在可穿戴电子和健康监测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不但具备普通超级电容器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成本低等优点,而且良好的柔软性和可拉伸性使其能够很好地与可穿戴系统进行集成.本文对已有...
关键词:超级电容器 可拉伸 电极 电解质 
基于暑期学校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教育平台建设被引量:1
《纺织服装教育》2019年第5期400-403,共4页徐广标 郭珊珊 黄晶 
上海市研究生教育项目(X11011604)
上海“国际纺织”研究生暑期学校依托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聚焦纺织前沿领域,通过海外名师教学、东华讲堂和学术论坛等方式,搭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建立配套体制机制,汇聚国内外知名学者,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形成一套开放的课...
关键词:研究生暑期学校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 创新教育平台 研究生教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