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舒娅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诗》研究史《艺概》刘熙载意象群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语文》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不察与洞见——“《诗》无达诂”说探索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45-49,共5页束舒娅 
先秦"赋诗断章"的传统,奠定了《诗》走向"无达诂"的开放语境。在文本蓄意的层面,《诗》为"《诗》无达诂"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意义场。在读者释意的层面,美刺解《诗》是信仰危机中汉儒精神救赎的唯一出路,而"《诗》无达诂"既是汉儒身份认同...
关键词:“《诗》无达诂” 阐释学 “赋诗断章” 讽寓 精神救赎 
《诗》非诗:论毛诗的讽寓解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62-67,共6页束舒娅 
回归历史语境,先秦两汉《诗》学史中普遍的"《诗》非诗",成为毛诗"《诗》作经读"的前理解;而毛诗又在"《诗》非诗"的悬置中生发出中国讽寓解释。比兴作为中国讽寓解释的重构模式,以言-象-意的层层深入实现《诗》的伦理教化;"天人合一"...
关键词:毛诗 讽寓解释 比兴类型 历史信化 教化使命 
刘熙载《艺概》研究史综述被引量:1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50-156,共7页束舒娅 徐倩 
刘熙载《艺概》研究史以时间维度为经,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而以学界研究的不同视角为纬,又可见出各时期研究的侧重点、主导价值观和成就所在。《艺概》研究史主要成就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20年。综合《艺概》研究不同时期的特点,不仅为《...
关键词:刘熙载 《艺概》 研究史 概述 
千古寻他 一脉情思——传统母题现代转化意义下的鲁迅新诗《他》
《学语文》2010年第6期37-37,共1页束舒娅 
1919年4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月刊6卷4号发表了鲁迅先生的《他》(见卷首)。这是一首尤具现代性品格的新诗。
关键词:现代转化 新诗 鲁迅 意义 母题 传统 情思 《新青年》 
酒韵渡诗魂——李白和他诗中的“酒”
《学语文》2007年第4期41-41,共1页束舒娅 
酒,之于曹操,是“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之于陶渊明,是“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之于杜甫,是“樽酒家贫只旧醅”;之于李清照,是“三杯两盏淡酒”:之于晏殊,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对于他们,酒或许只是偶然拈来的。而于李...
关键词:“酒” 诗魂 李白  陶渊明 李清照 意象群 曹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