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萍

作品数:36被引量:7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神圣家族》巴黎手稿重温《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晋阳学刊》《中共党史研究》《河北学刊》《北京教育(德育)》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唯物主义——重新理解《神圣家族》对唯物主义史的梳理被引量:3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年第4期57-65,共9页刘秀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的文本学研究"[项目编号:16BZX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物主义关系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把它归为唯物主义谱系在一定意义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将其混同于唯物主义的一般形态却体现不出它的独特性和革命性。马克思在思想变革的进程中早就注意到这一情形,《神圣家族》用了比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 观念论 历史现实 
《巴黎手稿》的人本思想与现实启示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6期36-40,共5页李营辉 刘秀萍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的文本学研究(编号:L16N300010)
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巴黎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思想蕴涵来自于马克思在阅读前人著作过程中对其内容的摘抄,并对部分内容加以注释和批判性评论。而《手稿》核心思想是什么,劳动异化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是学界观点的主流。笔者认为...
关键词:人本思想 异化劳动 共产主义 
国家治理视域下的结构性转型与体制变革被引量:10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0-14,共5页李清波 刘秀萍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L16N300010)
国家治理能力与社会转型是正相关系,社会转型能更好的促进国家治理体制的转变和调整,国家治理体制的适应性和创新程度决定着社会转型产生的各种矛盾演变程度,从而决定着社会转型的发展模式及路径。一个国家在选择某种社会转型路径时,要...
关键词:社会结构转型 体制变革 国家治理 
当前关于“四个全面”研究综述被引量:2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27-133,共7页唐磊 刘秀萍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当前学术理论界重点关注的问题。2015年2月以来,专家学者开始围绕"四个全面"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展开了多学科、多方位、多角度的解读和研究,并初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从"四个全面"的价值意义、科学内涵、内在逻辑、...
关键词:“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 习近平 治国理政 
青年黑格尔派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是在什么地方失足的?——《神圣家族》解读被引量:2
《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73-78,共6页刘秀萍 李清波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关系再考察--<神圣家族>文本学研究"(项目编号:11YJA20016)的部分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至为复杂。理解和把握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建构其"新唯物主义"的重要前提。而从文本、文献的角度看,马克思完成这一思想进程又是与他反思青年黑格尔派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紧密关联在一起的...
关键词:马克思 黑格尔 青年黑格尔派 精神批判 
重温《神圣家族》对《蒲鲁东》的分析和评判被引量:1
《现代哲学》2016年第1期7-14,共8页刘秀萍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关系再考察--〈神圣家族〉文本学研究>(项目编号:11YJA20016)的研究成果
对于《神圣家族》这部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合作、他们在世时公开发表的为数不多的重要作品,以往的研究除了注目于"唯物史观形成的前夜"的定性、满足于宏观观照和外围言说外,对其内容细节鲜有悉心的探究,总的来讲处于一种不求甚解、浅尝...
关键词:马克思 文本解读 思维方式 
财产关系为什么会成为理解现代社会的“斯芬克斯之谜”?——重温《神圣家族》对《蒲鲁东》的分析和评判
《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29-34,共6页刘秀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关系再考察--<神圣家族>文本学研究"(项目号:11YJA20016)的阶段性成果
财产关系是贯穿马克思考察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长达四十余年历程的核心议题之一。但发现这个问题不是他的贡献,他更注重的则是把握和理解这一现代社会"斯芬克斯之谜"的思路和方法。《神圣家族》的思考表明:蒲鲁东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有...
关键词:财产关系 蒲鲁东 思辨哲学 马克思 
人权与“自由人性”——重温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的论述及其意义
《理论视野》2015年第11期19-21,28,共4页刘秀萍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关系再考察--〈神圣家族〉文本学研究>(项目编号:11YJA20016)的研究成果
人权问题至为复杂,它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实践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或者说,实践践履着理论的价值,而理论规约着实践的方向;如果两者关系处理得好,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如果处理得不好,人权问题就充满坎坷,歧义纷争。所...
关键词:人权 自由的人性 人的解放 
德育的“大”视野与“小”方法被引量:1
《北京教育(德育)》2015年第3期77-78,共2页刘秀萍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史,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德育为先、以德治国,始终是我们不变的理念和追求。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面对现实,我们不得不说,传统的...
关键词:教育史 以德治国 历史时期 立德树人 政治理论课 中国特色 辩证关系 物质生产 专业内容 教学态度 
“巴黎手稿”与现时代被引量:1
《哲学动态》2014年第8期16-21,共6页刘秀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关系再研究"(11YJA20016);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与黑格尔;费尔巴哈关系再考察"(11EXB003)的阶段性成果
“巴黎手稿”创作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马克思倾毕生之力研究与透视以资本为原则的社会生活的早期成果。刚刚由对社会的“副本”批判转向“原本”批判的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不同生活境况出发提出了“劳动异化论”和“社会关系...
关键词:巴黎手稿 现时代 19世纪40年代 资本主义社会 劳动异化论 社会生活 社会关系 生活境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