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

作品数:57被引量:34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分子对接支持向量机中药复方中药分析靶点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计算机与应用化学》《中草药》《现代药物与临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16S rDNA技术研究黄连解毒汤对db/db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4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年第8期5024-5028,共5页何文娇 胡甜 石晶晶 曹东敏 潮金鸣 陈超 陈云波 汤丹 王淑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2074137,No.81773884,No.81674040);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7A020213029);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No.2018106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0A1515011515)。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db/db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db/m小鼠作为空白组,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解毒汤组和二甲双胍组;给药12周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浆中血糖血脂指标[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 糖尿病 肠道菌群 16S rDNA技术 DB/DB小鼠 功能通路 
新时代背景下融合线上线下《中药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3
《广东化工》2021年第4期180-180,183,共2页贤明华 陈超 王淑美 
广东省创新强校项目(2014KCXTD016)(中药学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广东省中药分析创新团队项目;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课程建设项目。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教师将思想政治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是中医药院校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该论文从《中药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为高校中药分析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药分析 课程思政 新时代 
HPLC指纹图谱评价何首乌和制何首乌不同提取部位肝毒性被引量:3
《中成药》2020年第3期792-795,共4页许晓丽 任晶 翟文泽 罗兰 王淑美 梁生旺 陈超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111100-6)。
目的 HPLC指纹图谱评价何首乌和制何首乌不同提取部位肝毒性。方法基于内毒素(脂多糖,LPS)的特异质肝损伤动物模型,HPLC法测定何首乌和制何首乌不同提取部位信噪比(S/N)大于10的指纹峰总面积,并以大鼠ALT、AST水平为评价指标,从而获得...
关键词:何首乌 制何首乌 提取部位 肝毒性 HPLC指纹图谱 
基于内毒素特异质模型的何首乌毒性与炮制工艺研究被引量:5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年第2期162-165,I0030-I0032,共7页薛琪 翟文泽 任晶 孙飞 王淑美 梁生旺 陈超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111100-6)。
目的基于内毒素特异质肝损伤模型,考察不同炮制程度的何首乌对大鼠肝脏的损伤作用,以优选何首乌最为安全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无毒剂量的脂多糖(LPS,尾静脉注射2.8 mg/kg)制备内毒素特异质模型大鼠,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均灌胃给予12.96 g...
关键词:内毒素特异质模型 何首乌 制何首乌 炮制工艺 
基于PK-PD模型评价脑脉通保护神经细胞的药效物质研究被引量:13
《中国中药杂志》2019年第12期2588-2593,共6页谭兰芳 陈超 樊旭蕾 董玉 葛跃伟 王淑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73413);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9301077)
运用药效学和药动学的PK-PD相关性模型研究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经验方脑脉通抑制Na2S2O4和Glu诱导的PC12神经细胞死亡的物质基础。该实验分别建立Na2S2O4及Glu诱导的PC12细胞死亡模型,以LDH侧漏量、NO含量作为药效学指标,通过SVM算法建立PK...
关键词:脑卒中 脑脉通 SVM PK-PD 药效物质基础 
基于分子对接及生物网络功能模块识别的复方丹参滴丸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被引量:16
《中国药学杂志》2017年第9期743-749,共7页袁文锋 涂铭扬 陈超 王淑美 梁生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405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S2012010009166);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基金(2014J2200021);广东省教育厅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项目(Yq2013102)
目的运用分子对接及生物网络功能模块识别等网络药理学技术,阐述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通过分子对接技术确定复方成分和靶点的对应关系,结合由分子相似性构建的复方成分-成分网络,以及靶点相互作...
关键词:分子对接 网络药理 复方丹参滴丸 动脉粥样硬化 作用机制 
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芪枣口服液提取工艺被引量:2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33-36,共4页涂名扬 陈超 王淑美 梁生旺 徐吉银 成金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7405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A030313837);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基金项目(2014J2200021);广东省教育厅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项目(Yq2013102)
目的采用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芪枣口服液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工艺中加水量、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等参数为自变量,进行D-最优设计;以黄芪甲苷总量为因变量,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优选芪枣口服液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2倍、煎煮时间1.5...
关键词:芪枣口服液 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黄芪甲苷 
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复方脑得生提取工艺被引量:2
《时珍国医国药》2017年第1期1-3,共3页朱雨薇 陈超 王淑美 梁生旺 成金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7405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S2012010009166);广东省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基金(No.2014J2200021);广东省教育厅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项目(No.Yq2013102)
目的采用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脑得生方提取工艺。方法以脑得生方提取工艺的关键参数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进行D-最优设计;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得生方中主要指标成分总皂苷、总黄酮和阿魏酸...
关键词:脑得生方 提取工艺 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 
复方脑脉通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多靶点作用的分子对接被引量:17
《中成药》2016年第8期1673-1678,共6页邓桂珠 林捷欣 吴纯伟 陈超 王淑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73413;81274060)
目的复方脑脉通用于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子对接的基础上筛选复方脑脉通的活性成分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缺血性脑中风的21个关键蛋白靶点与筛选得到的278个复方脑脉通活性分子进行对接。并将具有10个或10个以上靶点...
关键词:复方脑脉通 分子对接 多靶点 缺血性脑中风 
基于小波和小波包变换的苯丙酮尿症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筛查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分析科学学报》2016年第4期458-462,共5页蔡嘉华 尹嵩杰 陈超 王淑美 梁生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7405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S2012010009166);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基金(No.2014J2200021);广东省教育厅优秀青年教师基金(No.Yq2013102)
应用小波和小波包变换对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进行去噪处理,以提高苯丙酮尿症(PKU)筛查模型的性能。首先优化小波和小波包变换的参数,然后分别对原始光谱(OS)、9点平滑光谱(9S)和一阶微分9点平滑光谱(1D9S)进行去噪处...
关键词:小波变换 小波包变换 多模型共识 苯丙酮尿症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