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娟

作品数:10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以学生为本法律基础多元教学法衡平民事再审制度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法学家》《行政与法》《经济与社会发展》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我国劳动法范式的转变被引量:14
《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7期2-12,共11页林嘉 邓娟 
范式理论对于促进劳动法学科的纵深研究具有积极作用,通过研究劳动法范式的演变历程,可统筹学科的评价标准和研究路径。从历史的维度看,我国的劳动法发展可以分为劳动法范式前时期、劳动法范式确立期和劳动法范式转变期。最近三十年来...
关键词:范式 范式的转变 劳动法 社会本位 
社会法的研究视域和进展: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建设被引量:1
《法学家》2008年第1期84-87,共4页林嘉 邓娟 
民生问题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实务界和理论界对此已形成共识。在此背景下,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立法活动,党的十七大更是将社会建设提升为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社会法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可以说,2007年是重要的...
关键词:社会建设 民生问题 社会法 《就业促进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劳动合同法》 视域 劳动争议调解 
法律基础课的问题与应对被引量:1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4期139-140,共2页邓娟 黄旭东 
文章分析了法律基础课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法律基础课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适应时代的发展,采取多元的教学方法,以实践育人。
关键词:法律基础 以学生为本 多元教学法 
免责条款订入合同规则之探讨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3期139-142,共4页邓娟 
免责条款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的旨在限制或免除一方未来责任的条款,因其能预先分配合同风险、节省交易成本,故为现代社会普遍适用。但免责条款运用不当,极易损害当事人的利益,有违合同正义,故需法律加以规制。免责条款发挥免...
关键词:免责条款 契约自由 免责条款订入合同 格式合同 
论民事再审原则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3期174-175,179,共3页黄旭东 邓娟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资助项目"民事再审程序之研究"(K3104305)的阶段性成果。
再审原则是民事再审制度的前提性依据,与基本原则、再审目的、司法政策三者皆有关联。文章考量了现行民事再审制度与司法实践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从法理念做深层次分析,重新整合我国的民事再审原则。
关键词:民事再审原则 诉讼观 审慎原则 衡平原则 
关于商自然人破产能力的问题研究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3期164-165,168,共3页邓娟 黄旭东 
确立商自然人破产能力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保障法的公平价值。我国现行破产法实际上遵循的是企业破产主义,将商自然人破产排除在外。文章考察了商自然人破产能力的历史沿革,并从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探讨了我国建立商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必...
关键词:个人破产 商自然人破产 破产能力 
论民事再审制度中法院和当事人之衡平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第2期143-149,共7页黄旭东 邓娟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基金资助项目(K3104305)
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有两大特色:一是“家长式”干预打造了强势法院;二是再审裁决权的“因案制宜”导致裁决权主体多元化。要矫正民事再审结构,实现再审制度的司法救济功能,必须重新调配当事人和法院之间的关系,注重民事再审制度的衡平。
关键词:民事再审 衡平 
论民事再审制度衡平性之建构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年第6期41-44,共4页黄旭东 邓娟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资助项目<民事再审程序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K3104305
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中,“强法院、弱当事人”之状况有违诉讼法理,不仅案件的发动机制缺乏科学性,而且审理过程出现裁决权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民事再审制度的结构性缺陷要得以矫正,须重新调配当事人和法院之间的关系,注重衡平。
关键词:强势法院 因案制宜 衡平 民事再审制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实现“以人为本”——以“法律基础”为例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B08期75-77,80,共4页黄旭东 邓娟 
高等院校的本专科教育是通识教育,应该跳出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壁垒,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知识、能力和人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从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应时代的发展采取多元的教学方...
关键词:通识教育 以学生为本 多元教学法 
网络环境作品的临时复制问题比较与界定被引量:8
《行政与法》2004年第2期102-104,共3页黄珈庚 邓娟 桂婕妤 
复制权是著作权的一项最基本权利。但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复制权理论带来了新的调整与变革,尤其是网络环境中对作品临时复制行为的出现,在国际范围内引发了对传统复制行为及其复制权的一系列争议。本文拟对与临时复制相...
关键词:网络环境作品 复制权 著作权 著作权人 临时复制行为 技术保护措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