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云

作品数:39被引量:6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家族文化变迁旅游文化文化资本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藏学》《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研究》《柴达木开发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咖啡隐喻:海南福山特色小镇农文旅融合的地方性叙事被引量:1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85-94,共10页张海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旅游文化融通创新与国家形象建构及传播研究”(19BGJ006)。
物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化实践,在其背后呈现的是文化隐喻。咖啡在海南省福山地区的发展历程体现了物的世界性与地方性的关联,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咖啡流通空间的转化实现了物的跨边界流动,咖啡在世界范围的传播轨迹反映了全球化的...
关键词:地方性叙事 福山咖啡 文化隐喻 
中国式现代化在青海茶卡盐湖的空间实践研究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36-45,共10页张海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旅游文化融通创新与国家形象建构及传播研究”(19BGJ006)。
现代化并非一种模式或一个标准,现代性是开放、流动、多种可能性和多样化发展的包容性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是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青藏高原茶卡盐湖空间生产是基于我国独特社会历史条件、文化传统以及发展目标而实践...
关键词:青海茶卡盐湖 空间生产 中国式现代化 流动性 
文明互鉴视域下澜湄流域旅游合作发展的符码表征——以文化景观的多样性和认同为基础
《青海民族研究》2023年第4期123-128,共6页张海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旅游文化融通创新与国家形象建构及传播研究”(批准号:19BGJ006)阶段性成果。
文明是具有最大限度多样性文化间的共存,世界文明是保持着自身特点的各种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联盟。“一带一路”倡议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意味着不同文明间的互鉴、交流与共存。基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贯串的中华文化圈和东南亚、印...
关键词:文明互鉴 澜湄流域 旅游合作 文化景观 
浅析察尔汗盐湖生态旅游与科技旅游融合发展现状被引量:5
《柴达木开发研究》2022年第1期26-32,共7页李昱颖 张海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旅游文化融通创新与国家形象建构及传播研究(19BGJ006)阶段性成果。
青海省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除了具有极高的工业价值,还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旅游价值。近年来,青海省旅游业飞速发展,尤其以“茶卡盐湖、翡翠湖、东台吉乃尔湖、水上雅丹、青海湖”五湖著称的网红打卡点,吸引着全国各地...
关键词:察尔汗盐湖 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生态旅游 科技旅游 
“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文化与国家形象传播——基于青藏地区的田野考察被引量:5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61-168,共8页羊进拉毛 张海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旅游文化融通创新与国家形象建构及传播研究”(19BGJ006);青藏高原民族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研究科研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旅游文化既是地域形象的集中展现,也是国家形象的高度浓缩,旅游文化中的象征符号及其对外传播是国家形象的一种展示。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青藏地区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业带动了文化的传播。地域旅游形象与国家形象之间存在...
关键词:青藏地区 旅游文化 形象定位 传播 
区域旅游形象与国家形象的统一被引量:2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1年第9期69-71,共3页周瑾梦 张海云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GJ006)。
旅游是文化之载体,文化是旅游之灵魂。区域旅游通过结合区域内的文化特色,挖掘出区域文化的潜力,融合了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区域旅游的兴起是旅游行业的重要发展机遇,对于树立整体的国家形象至关重要。土家族区域旅游、北京...
关键词:区域旅游形象 国家形象 身份认同 空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青海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理论思考--基于海西州职校的个案调查被引量:7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28-35,共8页张海云 
青海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青海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9QJG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职业学校为个案,分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现状,探讨中华民族共同意识融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海西州 
“一带一路”背景下边境口岸文化旅游发展与国家形象构建关系研究——以满洲里为例被引量:2
《青藏高原论坛》2021年第1期42-47,共6页古燕 张海云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旅游文化融通创新与国家形象建构及传播研究”(批准号:19BGJ006)阶段性成果。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行,中蒙俄三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呈现出越来越频繁的趋势,尤其是伴随着口岸开放政策的落实与出境条件的放宽,文化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方面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另一方面对我...
关键词:“一带一路” 文化旅游 国家形象 
英国古堡、古镇和古城文化旅游教育研究——以刘易斯小镇为主要考察对象被引量:2
《青海民族研究》2020年第4期79-83,共5页张海云 
通过对英国刘易斯镇的旅游规划与设计的探讨,本文试图从人类学的视角去探讨旅游的终极意义、旅游业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旅游教育如何成功实施等问题,以期对我国旅游业后发地区的旅游规划与设计有所参考。
关键词:英国 文化传播 旅游教育 
尼泊尔王国廓尔喀家族统治时期的中国血统部落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张海云(译) 
青海民族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翻译项目《尼泊尔王国记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弗朗西斯·布坎南·汉密尔顿博士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实地考察了尼泊尔王国,在《尼泊尔王国记事》一书的第一章中记载了这一时期在廓尔喀家族的统治下,尼泊尔王国生活着的首陀罗人、古伦人、拉普查人、基拉特人、林布人、巴蒂亚人、...
关键词:尼泊尔王国 廓尔喀家族 中国血统部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