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聪

作品数:8被引量:7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交通工程车辆换道换道模型分子动力学相互作用势更多>>
发文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技术与工程》《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公路交通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跟驰特性及其模型被引量:11
《公路交通科技》2018年第3期126-131,共6页李娟 曲大义 刘聪 王五林 刘冬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31)
为更好地研究车辆跟驰特性,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在车辆跟驰行为受前导车和道路环境等影响的基础上,将单车道道路虚拟为一维管道,道路上的跟驰车辆抽象成相互作用的分子。考虑需求安全距离和期望速度2个影响因素,基于分子动力学构建车辆相...
关键词:交通工程 相互作用势 分子动力学 跟驰特性 视频检测 
基于模糊推理的驾驶员换道模型被引量:5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5期408-413,共6页李娟 曲大义 刘聪 刘冬梅 贾彦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31)
以换道过程中目标车道跟随车为研究对象,对跟随车与换道车之间的交互行为进行分析,采用模糊推理技术进行建模;选取相对间距、相对速度、最迟换道距离、驾驶员性格等作为模糊推理系统输入变量,换道支持度为输出,构造3类不同换道方式的模...
关键词:交通工程 换道规则 模糊推理 换道模型 驾驶行为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车流运行动态特性及其模型被引量:8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7年第4期188-194,共7页曲大义 李娟 刘聪 刘冬梅 贾彦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31;51678320)~~
车辆跟驰行为受前导车和道路环境等的影响,将车辆抽象成相互作用的分子,基于分子动力学构建相互作用势函数,建立基于相互作用势函数的分子跟驰模型.采集试验路段不同点位的交通流样本,从视频中获得所需数据,并对加速度波动特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交通工程 分子动力学 跟驰行为 相互作用势 交通流特性 
基于卡口系统车牌识别数据的交通状态判别方法被引量:10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90-99,共10页刘聪 李娟 马丽 王进展 许翔华 曲大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231)
车牌识别数据是一种新兴的针对城市道路行驶车辆的实时监测数据技术,具有持续生成且数据量大、时间空间相关等特性.利用车牌识别数据进行高效、准确的旅行时间计算,然后进行单车行程速度及区间平均行程速度计算,以平均速度作为判别标准...
关键词:交通状态判别 车牌识别数据 区间平均速度 卡口系统 交通工程 
基于最小安全距离的车辆交叉换道模型研究被引量:7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106-112,共7页李娟 曲大义 万孟飞 曹俊业 刘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231);山东省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A2015-07)
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在常规换道基础上提出新的换道形式,即为交叉换道;基于车路协同技术,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交叉换道最小安全距离,确定最小安全距离公式,并考虑通信延迟因素修正最小安全距离;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在...
关键词:交通工程 交叉换道 最小安全距离模型 车路协同 通信延迟 
基于分层Logit模型的车辆换道行为研究被引量:13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第5期307-311,共5页曲大义 李娟 刘聪 万孟飞 曹俊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31)资助
研究分析复杂交通场景中车辆换道行为,揭示车辆运行特性及其规律。基于效用理论方法,以实现驾驶行为决策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建立车辆换道分层Logit模型。系统分析影响车辆行为变化的因素,建立各层次参数变量相关模型。仿真分析表明:较一...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换道行为 效用理论 分层Logit模型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车辆换道行为研究被引量:17
《公路交通科技》2016年第11期140-145,共6页李娟 曲大义 刘聪 王进展 许翔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31)
为进一步完善微观交通仿真中的车辆换道行为模型,运用元胞自动机理论,以换道过程中目标车道跟随车为研究对象,对跟随车与换道车之间的交互行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自由换道、强制换道、协作换道的换道规则。在改变交通流密度的情况下进行...
关键词:交通工程 换道规则 元胞自动机 换道模型 交通流 
考虑关联交叉口排队长度的干线协调相位差模型被引量:8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第30期135-141,共7页万孟飞 曲大义 曹俊业 李娟 刘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31)资助
为减少干线车辆延误与停车次数,将干线相邻交通信号连接起来进行协调控制。基于相邻交叉口交通流的到达特性,分析干线协调控制的内在机理。依据车流到达类型,将车队头车绿灯到达情况下的交叉口延误分为车队尾部受阻与车队不受阻两种类...
关键词:相位差 延误分析 排队长度 干线协调控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