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华

作品数:9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沧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隐喻国民教育体系国民教育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沧州师范学院学报》《长江丛刊》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讲师团系统科研课题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试论纪昀《南行杂咏》的美学境界与特色
《长江丛刊》2017年第17期4-4,共1页周燕 于海博 魏建华 孙玉安 
2017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172)
纪昀《南行杂咏》中的诗篇是其去往福建督学的路途上所创作的,这些诗作体现出纪昀诗歌创作独特的美学境界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南行杂咏》 美学境界 价值 
汉语陈述句、疑问句的不同语调与空间隐喻的关系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1-3,共3页魏建华 
汉语中,陈述句和疑问句具有不同的语调。陈述句的句尾往往读降调,而疑问句的句尾往往读升调。这一语言现象与未知事物为"上"、已知事物为"下"这一空间隐喻有关:由于疑问句一般含有未知因素,所以句尾往往读升调;而陈述句一般包含已知因素...
关键词:陈述句 疑问句 语调 空间隐喻 
后结构主义理论对教学方法改革的启示被引量:2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108-112,共5页魏建华 
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理论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主客对立的关系,教师是教育关系中的主体,具有不容置疑的话语权,学生是教育关系中的客体,只能被动地接受、容纳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入20世纪,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崛起,德里达的解构主...
关键词:后结构主义 教学方法改革 德里达 德勒兹 罗兰·巴特 
钱钟书的认知隐喻理论及其与费英格隐喻思想的关系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21-25,共5页魏建华 
钱钟书的隐喻理论中有不太为我们所注意的一面,他认为,隐喻具有十分重要的认知功能,人类赖以思维的范畴、概念,都建筑在隐喻之上;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不过是一种比喻、象征的、像煞有介事的(als ob)、诗意的认识。这一认知隐喻观无疑是...
关键词:钱钟书 隐喻 认知 费英格 
沧州《诗经》文化资源及其实现被引量:2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109-112,共4页魏建华 王洪志 范铮 
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生态学视角下区域文化资源的价值及其实现研究";编号:No.HB13SH047
沧州地区自古就有传授、研究《诗经》的优良传统,尤其是西汉初四家诗之一的韩诗、毛诗的传授以及隋唐时期刘炫的《诗经》研究著作被收入孔颖达《毛诗正义》,分别形成了《诗经》研究史上的第一个和第二个里程碑。先贤遗留下来的珍贵而丰...
关键词:沧州 诗经文化 韩诗 毛诗 
主流思想舆论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研究被引量:2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109-112,共4页药丽霞 张胜广 魏建华 
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主流思想舆论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研究";编号:No.201303058
用主流思想舆论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选择。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主流思想舆论和网络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认知和情感认同层面,尚未上升到理论和自觉的高度。主流思想舆论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应遵循...
关键词:主流思想舆论 高校网络文化 德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研究被引量:4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29-132,共4页魏建华 张胜广 药丽霞 闫永胜 
河北省讲师团系统2013年度科研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研究";编号:No.201356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当代新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继承优秀的传统物质文化、社群文化和精神文化,开展国学启蒙,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只有从立法、教学安排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师资配置、校园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国民教育体系 物质文化 社群文化 精神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16-19,54,共5页魏建华 张胜广 
河北省讲师团系统2012年度科研课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编号:No.201244
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欣然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将其理论付诸实践,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之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具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这些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谐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唯物主义 辩证法 和谐思想 社会理想 
钱钟书的“两柄多边”隐喻理论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9-20,共2页魏建华 
钱钟书对于认知隐喻和修辞隐喻极为重视,他在《管锥编》中提出了隐喻的"两柄多边"理论。他区分了喻体的功能和性质,并且强调喻体可以具有两种相反的功能,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性质,这对修辞学理论具有杰出的、独特的贡献。
关键词:钱钟书 隐喻 喻之两柄 喻之多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