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光

作品数:6被引量:6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工学结合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实训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高职学报》《石油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打造特色专业 培养高素质人才
《石油教育》2008年第3期29-30,共2页胡伟光 
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与完善的管理是打造高职特色人才的三大支柱。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 工学结合 就业导向 双师型教师 
对高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石油教育》2007年第3期37-38,共2页胡伟光 
素质教育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现了全面教育质量观。目前,还缺少指导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系统理论,也还缺少成熟的实践模式,尚需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评价 职业素养 
对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思考被引量:45
《石油教育》2006年第5期25-26,共2页胡伟光 
本文就现阶段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一阐述,并对高职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实训 
对高职“双证课程”改革的思考被引量:3
《石油教育》2006年第2期26-27,共2页胡伟光 
实施“双证课程”是高职教育推行“双证书制”的必然,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在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
关键词:双证课程 双证书制 高职 
实践教学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被引量:3
《辽宁高职学报》2006年第3期40-41,共2页胡伟光 田晓秋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责任意识 合作意识 职业素质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9
《辽宁高职学报》2005年第3期50-52,共3页胡伟光 
阐述了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在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文教育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宽基础、活模块”作为课程设置基本特点的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工业分析 检验专业 教学改革 初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