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作品数:15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中国女作家海外华人文学海外华人广播新闻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家》《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魅力中国》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为个体的孤独与《月光下海浪的火焰》的意象分析
《肇庆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6-9,共4页李静 
陈陟云诗集《月光下海浪的火焰》在意象表达方面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对立式排列意象有效节制情感,使诗歌呈现惨淡之特质;"影子""词语"等曝光意象的运用延伸出人类个体普遍的孤独感;而深入意象内部的表达则深化孤独感之层次,以回归内在的...
关键词:《月光下海浪的火焰》 意象叙述 孤独感 
现代性的追求——《小说月报》革新前后婚恋小说的异动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34-38,42,共6页李静 
作为新文学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一笔,《小说月报》革新前后表现出典型的异动,具体表现为从意识觉醒到开始萌生批评反抗意识,从公共视域到私人话语,从全知全能视角的"讲述"到限知视角的"展示",以及语言上也开始由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换。无...
关键词:现代性 《小说月报》 婚恋小说 异动 
留日作家抗战小说中的反战书写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95-97,共3页李静 
留日作家抗战小说中的反战书写别具一格,他们以理性主义的色彩通过对参战士兵及日本难民的别样书写,对日本国内的反战人士和因战争所导致不幸遭遇的人的命运刻画,以及对有着爱国情怀的留日学生群像的塑造,表达了他们对日本所发动的侵略...
关键词:留日作家 抗战小说 反战书写 
学衡派的悲剧性命运
《小品文选刊(下)》2016年第3期210-210,119,共2页李静 
学衡派作为五四时期的重要流派足可折射出新文化运动大潮中一批独具人格魅力的知识分子群体形象,而吴宓作为贯穿学衡派发展始终的代表人物,又可反映学衡派这一同入团体的某些共生特色。以吴宓作为切入点,窥视学衡派在新旧文化冲击的...
关键词:吴宓 学衡派 身份追寻 悲剧性 
矛盾行为下隐藏的“创伤”情结——探寻周朴园复杂人格之因
《柳州师专学报》2015年第4期15-19,共5页李静 
《雷雨》里的周朴园作为一个极有争议性的人物,一直以来都被赋予了多重的评价。这也使得这个人物形象得以成为一个立体生动的典型,具有了多维人格的魅力。本文从创伤性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认为周朴园两极性格形成之因来源于早年情感创痛...
关键词:《雷雨》 周朴园 矛盾行为 情感创伤 
从汉字节目看汉字教学的目标与策略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59-62,共4页陈正正 李静 
《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汉字节目的热播,激发了更多民众汉字学习的热情,也引发对汉字教学的一些反思。现立足汉字教学的现状,结合汉字节目中一些汉字书写现象,主张汉字教学要有层级目标,并提出将汉语教学与汉字教学相联系、...
关键词:汉字节目 汉字教学 层级目标 教学策略 
从《说文解字》“日”部看许慎的“据义系联”原则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年第8期151-152,共2页李静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其部首编排采用"据形系联"原则,部首内的字则采用"据义系联"原则。日部是《说文》第七卷第一个部首,其所统领的字大都与太阳有关。
关键词:日部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据义系联 
“声音风景”理论与广播新闻声音质量评价的联系与思考被引量:4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17-122,共6页李静 
四川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哲学社会科学类资助项目"中国广播新闻传播60年发展史研究"(编号:09QN024)的阶段性成果
媒介竞争新格局使广播新闻的传统优势受到冲击,准确评价声音质量显得愈发重要。建筑学中的"声音风景"理论,是针对城市声音现象研究的已经成熟的声音质量分析工具。借鉴该成果的有益成分,立足广播新闻的声音传播规律,以声音气候、声音尺...
关键词:“声音风景”理论 广播新闻 声音质量评价标准 
真实的荒诞——浅析卡夫卡小说《城堡》的主题意蕴
《魅力中国》2011年第11期266-266,共1页李静 
弗兰茨·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城堡》写于1922年1月到9月,是他的小说中篇幅最大,也最富有卡夫卡特色的一部作品。本文就它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塑造等方面探讨小说的主题意蕴。
关键词:卡夫卡 城堡 荒诞 真实 
亦真亦幻——解读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被引量:3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0年第11期53-54,共2页李静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着名小说《百年孤独》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被称为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它以独特的表现手法讲述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的社会状况。本文将结合作者的创造背景,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在文本中...
关键词:百年孤独 魔幻现实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