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作者=税海模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女神》:一卷壮丽的“宇宙诗”
《贵州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51-57,共7页海模 
关键词:《女神》 郭沫若 泛神论者 宇宙的心 宗白华 《流云》小诗 宇宙观 生生不已 天人感应 斯宾诺莎 
魂兮归来(上)——论高校文学教育体系的拓展与改建被引量:1
《乐山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65-68,73,共5页海模 
文学是什么?怎样才能进入文学的艺术殿堂?理想的文学教学应该达到怎样的教学境界?……面对这一连串提问,我们发现一个引人深思的奇怪现象:
关键词:文学教育 文学作品 文学鉴赏 文学的审美特性 文学史 审美体验 语言艺术 审美特质 文学艺术 审美感受 
郭沫若、廖平与今文经学被引量:4
《郭沫若学刊》1990年第2期9-16,共8页海模 
郭沫若与近代今文经学大师廖平,虽然素未谋面,但从学术渊源上仔细辨析,却不难看到,他们之间实际上有着某种内在的学术承传关系。 这是因为郭沫若在少年时代,虽未直接受教于廖平,却不自觉地浸淫于廖平所形成的“蜀学”——“放肆”说经...
关键词:廖平 今文经学 经学思想 少年时代 学术渊源 人生态度 枕中鸿宝 传统经学 四十年代 今古学考 
《郭沫若全集》的学理审视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08年第4期142-145,共4页海模 
《郭沫若全集》(38卷本)是迄今为止最齐全的郭沫若著作总汇,新时期以来郭沫若研究原典文献引文大半出自于它,其价值不言而喻。但是,《郭沫若全集》是以作者上世纪50、60、70年代校阅订正的最后版本作为蓝本进行校勘的,对20、30、40年代...
关键词:郭沫若全集 38卷本 学理审视 初版本 原列本 编年本 
少年郭沫若与乐山乡土文化被引量:1
《郭沫若学刊》1991年第4期13-19,79,共8页海模 
要讨论郭沫若与乐山乡土文化之间的关系,显然,得从乐山的地理山川和风俗民情谈起。 峨眉洞天 “天下山水之冠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嘉州,即乐山的古称。凡乐山人,无不为惠州山水而自豪。在惠州山水中最为人称道的,则是天下名山峨眉。
关键词:乡土文化 峨眉 风俗民情 文化性格 下名 周匝 府志 名山记 府城隍庙 地方文化 
“郭沫若学”刍论
《郭沫若学刊》2009年第1期41-48,共8页海模 陈晓春 
本文认为郭沫若学是郭沫若研究知识的学科化形态;跨学科的郭沫若学可以由理论思辨形态的《郭沫若研究概论》,历史梳理形态的《郭沫若研究史》和文献应用形态的《郭沫若研究文献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此外,本文还提出了《郭沫若研究概...
关键词:郭沫若学 郭沫若研究概论 郭沫若研究史 郭沫若研究文献学 理论框架 
独步诗坛的千古绝唱──《天狗》欣赏被引量:4
《郭沫若学刊》2000年第1期56-58,共3页海模 
关键词:《天狗》 郭沫若 高峰体验 宇宙本体 人类中心主义 《女神》 中国诗歌 《老人与海》 宇宙观 自然景物 
李琼久画意画境谈被引量:3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71-75,共5页海模 
美术大师与一般画家的区别 ,不仅在其笔墨、线条、色彩与构图上 ,而是更深层次、更内在地表现在画意、画境上 .嘉州画派创始人李琼久先生的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都有深刻的画意与深邃的画境 ,都饱涵着画家的生命体验、情感抒发与哲...
关键词:李琼久 画意 画境 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 
郭沫若与林语堂文化选择的相逆互补性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39-44,共6页海模 
由于家庭文化背景和留学背景不同,郭沫若与林语堂的不同文化选择——郭沫若的孔子儒家文化、欧陆自由主义思想(短暂的)和马克思主义;林语堂的基督教文化、欧美自由主义思想和庄子道家思想——既具有相逆性,又具有互补性。郭沫若、林语...
关键词:郭沫若 林语堂 文化选择 相逆性 互补性 
郭沫若与道家文化被引量:2
《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32-38,共7页海模 
郭沫若多次说过:“我特别喜欢《庄子》”,“起初是喜欢他那汪洋恣肆的文章,后来也渐渐为他那形而上的思想所陶醉”……确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除孔子儒家之外,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就要数庄子道家了。
关键词:郭沫若 庄子 道家文化 作戏 泛神论 本体 纪游诗 《庄子》 《女神》 张扬自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