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性格

作品数:919被引量:1295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晓林陈晋石中英沈松勤赵学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苏商的文化性格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刘玉 
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德育视域下苏商文化之载体功能的培育与研究”(2022SJYB0788)。
基于优越的自然环境、通达的地理区位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苏商在实业救国、改革富国、创新强国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性格。苏商的成功源于具备厚德载物的大商气度、崇文重教的文化涵养和稳健进取的营商理念等典型的文化性格。
关键词:苏商 文化性格 厚德载物 崇文重教 稳健进取 
禅宗文本对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再建构
《荆楚学刊》2024年第4期57-64,共8页王逸帆 
唐宋禅僧笔下的陶渊明书写有晋以来诗、文等文学样式中陶渊明的高蹈隐士形象,还将其事迹中不慕荣华、醉心田园、陶然忘机的文化性格继承发扬,从而更加凸显了陶渊明极富禅学内蕴的文化性格。透过禅籍中的陶渊明书写,陶渊明故事作为禅宗...
关键词:禅宗文本 文化性格 文化接受 陶渊明 禅宗语录 颂古 
说“顽”:苏轼文化性格侧论
《中华文化论坛》2024年第3期42-55,共14页徐子娴 
熙丰年间,苏轼在诗文中频繁以“顽”来指称自我。从苏轼在“异时文本组”中和“公”“私”不同写作情境下对以“顽”为核心构成的双音节词的选用,可见其内蕴于“顽”中而又独立于其外的“意”:“顽”凸显出苏轼强烈的主体精神、反省意识...
关键词:“顽” 苏轼 文化性格 异时文本组 
从“文化性格”看冯骥才的现代性诉求——以《俗世奇人》为例
《文教资料》2024年第8期19-22,共4页江晨豪 
在《俗世奇人》系列短篇小说中,冯骥才有意采撷天津地方传统文化意象塑造天津地域文化形象,以清末民初天津地区百姓的物质生活、社会活动以及精神生活为寄托,来应对20年纪90年代以来甚嚣尘上的西方中心主义话语,有力彰显了其现代性诉求...
关键词:冯骥才 《俗世奇人》 文化性格 现代性 
北宋汴京的世界性文化性格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3年第4期21-38,共18页张同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中国古代文学阐释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XZW003)阶段性成果。
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对大宋汴京的都市文化性格进行研究,发现开封城的都市文化性格,决定于开封城里的居民伦理身份。从中唐开始,朝廷一直在开封城驻军。历代驻军,杂有鲜卑人、沙陀人、粟特人、突厥人等及其后裔。北宋在开封的驻京军...
关键词:开封 沙陀人 粟特人 商业城市 国际大都市 
乡村振兴视域下新生代乡村教师文化性格的缺失与重塑被引量:4
《教育科学研究》2023年第8期20-26,共7页杨文杰 
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基于乡村文化振兴的村—校协同育人模式研究”(EHA21041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批面上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与学校教育共生发展的机理与策略研究”(2021M691027)成果之一。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关乎乡村发展的全局性、纲领性、指引性任务,以乡村文化振兴为重要抓手。乡村教师是链接乡村儿童与乡土社会的纽带,肩负着传承、发展、创新乡村文化的使命。面对村落物质形态的消弭、乡村教育的现代化...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 新生代乡村教师 文化性格 乡土性 现代性 
孙犁散文的冀中地域文化特色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46-50,共5页孙亚男 
地域文化元素包括特定地域的语言、历史、民俗风情、生活方式及当地人民的文化性格等多方面内涵。孙犁的散文即包含了大量的冀中地域文化元素,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建筑了孙犁散文超越时代的恒久的艺术魅力。对孙犁散文的冀中地域...
关键词:孙犁散文 冀中地域文化 方言地名 民俗民风 文化性格 
篆刻发展研究——以海派篆刻为例
《新传奇》2023年第24期45-47,共3页张颖 郭文娟 
从印章的出现至篆刻艺术达到学术界公认的第一个高峰秦汉时期,印章的实用性始终是第一位的。尽管秦汉时期的印章所蕴含的审美观念与技法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印章作为一种权力的象征,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其艺术性并没有得到世人...
关键词:篆刻 海派 文化性格 商业化 
关于岭南文化的整体性认知——《岭南文化辞典》编纂的若干思考被引量:8
《学术研究》2023年第3期1-10,177,共11页叶金宝 左鹏军 崔承君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特别委托项目“《岭南文化辞典》编纂”(GD20TW01)的阶段性成果。
岭南文化是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词源的角度来考察,岭南大致有日常语言、自然地理、建置区划、文化认同四个层面的含义。在文化认同的层面,明清以来存在用岭南专指广东的文化现象。“岭南文化”一词古已有之。从文化学...
关键词:岭南 岭南文化 文化性格 文化融合 《岭南文化辞典》 
智仁合一:区域视角下的齐鲁文化性格辨析
《走进孔子》2023年第1期64-71,共8页金玫妍 
放眼齐鲁大地,齐文化与鲁文化各有千秋,又兼容相济。求之若地理,若齐是“三万里河东入海”(《剑南诗稿》),则鲁是“五千仞岳上摩天”(《剑南诗稿》);求之若国风,若齐是“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史记·齐太公世家》),则鲁是巍巍哉,“...
关键词:仁者乐山 文化性格 区域视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