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卦气说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对孟喜易学的哲学分析被引量:1
《临沂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20-22,共3页傅荣贤 
对孟喜易学的哲学分析傅荣贤孟喜,西汉初期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人.他曾参加过著名的石渠阁辩经大会.他的易学,直接影响了汉易的重要代表人物京房.我们对孟喜易学进行哲学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出汉易发生、发展的历...
关键词: 哲学分析 六十四 孟喜 阴阳二 《吕氏春秋》 二十四节 天文历法 《易》 易学 
《乐纬》考论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10年第11期56-64,共9页孙蓉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谶纬与文学研究"(批准号:08BZW002)的阶段性成果
《乐纬》是《乐经》的纬书,关于《乐经》,古代法不一,其中有认为《乐记》即为《乐经》,而《乐纬》与《乐记》确有关联,两者可以视为"经"与"纬"的关系。《乐纬》中的乐论主要是将乐理、乐律同社会治理、政治得失结合起来,还论及乐与诗...
关键词:考论 “天人感应” 《乐记》 社会治理 “经” 乐论 星占术  
时晕与几微——现象学时间与《周易》象数时间的原结构比较被引量:6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7年第2期3-31,共29页张祥龙 
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以内时间意识之流为自己全部学的源头,而这种时流的现象如声音旋律以时晕为其发生结构。实际上,如果不从时晕出发,时间流的学是无法透彻理解的。华夏《易》学为了具备在时间中旅行或'彰往察来'(《周易·系辞下》...
关键词:《周易》  爻辞  《易》学 非对象化 天地之心 结构比较 
被引量:2
《周易研究》2003年第6期21-25,共5页梁韦弦 
细考《传》、帛书《缪和》与《文段注》之相关内容及"川"字形体演变之历史,可知帛书将名"键川"之川写作"川"并非误抄问题,坤之"坤"亦确系由"申"得声而非土申会义,无论其于古文献中书写形式有何不同,其名为"坤"且取名于地义...
关键词: 帛书  周易 
辞“西南得朋,东北丧朋”的解释及相关问题被引量: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4期49-51,56,共4页梁韦弦 
辞“西南得朋,东北丧朋”的含义与天道运行的“岁之义”无关;故辞所言方位与《传》讲的“万物出乎震”的运行位序及帛书《易之义》讲的“岁之义,始于东北,成于西南”的运行位序皆不相合。《传》与帛书《易之义》所言均...
关键词:周易  方位 帛书易传  
后汉书律志中的易学与乐律学被引量: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105-110,172,共7页黄黎星 
《后汉书.律志》中,与《易》学相关的内容颇为丰富,京房"六十律"与汉《易》""象数模式的密切关联性,正是从《后汉书.律志》相关记载中得以显示的。本文对《后汉书.律志》中与《易》学相关的内容进行梳理,作出具体的分析评,并论...
关键词:后汉书律志 易学 乐律学  
同象数别义理:《太玄》与孟京易学被引量:1
《周易研究》2010年第1期21-28,共8页解丽霞 
易学史上对《太玄》与孟京易学关系的探究,受到两个有争议问题的影响:一是《易纬.稽览图》和孟京《易》的先后关系,一是《太玄》源于孟京《易》还是源于《易纬》。本文以《太玄》为基点,在尝试解决"争议"的基础上,具体探究《太玄》象数...
关键词:《太玄》 《易纬》 孟京《易》  灾异 
论《易纬》与中医象医学被引量:4
《江汉论坛》1987年第5期23-27,共5页萧汉明 
中医的五运六是否形成于汉代?这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通过《易纬》探索医易关系,得到了可以给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以肯定回答的史料依据.《易纬》形成于西汉董仲舒至东汉汉章帝主持白虎观会议这段时期.《易纬》在《易大...
关键词: 宗教手段 历法 象医学 易纬 五运六 四正 中医  医易关系 
论汉代视角下时令节的疾病思想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4期40-45,共6页刘立伟 毕洋 柳长华 范逸品 
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Z0756);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0704);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SCJJ23ND275);王永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Z0815)。
汉代承卜筮易学之余脉,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灾异论为构建基础,形成了统摄天地运的占验象数易学。其中以四时八节二十四节应期与否,表示风雨寒温象数占验的灾异占候思想被引入到医学中,在《黄帝内经》《伤寒论》中充分体现。...
关键词: 二十四节 象数易学 时间医学 时行疫 《伤寒例》 五运六 
浅谈《易纬·通验》八占筮原理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1年第10期138-138,共1页宋端正 
梁韦弦先生在《汉易学论要》里:“从文献记载来看,易配以二十四七十二候并纳甲纳支、配以五行,是一种具体运用于占筮的体系。”林忠军先生在《易纬导读》中:“是两汉易学家借以解《周易》理论、建立筮法体系的...
关键词:《易纬导读》  占筮 原理  文献记载 《周易》 《易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