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基于使用的模型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事件性名词谓语句与汉语空间性特质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2022年第1期50-65,共16页高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认知类型学视角下动量范畴跨语言编码策略研究”(编号:20BYY005)阶段性成果。
以往关于汉语名词谓语句研究把注意力集中在状态性名词谓语句上,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表示动态意义事件性名词谓语句。从认知语言学基于使用视角考察,我们发现汉语中至少存在5类名词谓语构式可以编码事件。它们不是孤立现象,应被看...
关键词:名词谓语句 认知语言学 基于使用模型 事件性名词谓语句 
句法结构形成中语用因素:以现代汉语名词谓语句为例被引量:1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1-8,共8页高航 
语法结构一方面是语用模式约定俗成结果,另一方面对受话人推理范围施加限制,帮助受话人识别说话人交际意图。遵循这一思想考察发现,现代汉语名词谓语句是一个独立存在构式,不是省略句。该构式作用是从一个特定方面对主语名...
关键词:名词 名词谓语句 基于使用模型 关联理论 
汉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认知分析被引量:6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25-30,共6页席留生 毛继光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Y200804779);2010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SCG178)
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虽悖常规,在使用中却相当流行。根据基于使用模型分析,该结构合成过程表现为一个连锁认知过程,包含了感知、选择、激活、范畴化和整合五个认知步骤。该合成过程不仅表征了"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认知...
关键词:“程度副词+名词”结构 基于使用模型 合成 认知分析 
音变中情境效应和词汇效应——以上海市区方言/A~/产出与感知合并为例
《中国语言战略》2023年第2期202-216,共15页高昕 陶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吴语语料库建设和吴语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20&ZD301)。
本研究旨在考察音变过程中情境效应与词汇效应,从而探讨音系—语音映射关系两种模型——生成模型与样例模型。我们对上海市区方言/A~/产出与感知两方面合并情况进行案例研究,发现情境效应与词汇效应均对/A~/合并进程造成影响...
关键词:基于使用模型 样例模型 入声元音 元音合并 上海市区方言 
历时构式语法理论构建——《构式化与构式变化》述介被引量:1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年第8期10-12,共3页刘丽媛 
构式语法理论与历史语言学接口研究已经展开,《构式化与构式变化》一书为历时构式语法研究提供了一个构式语法理论体系内研究框架。作者以基于使用符号变化模型为基础,细致地区分构式化与构式变化,密切关注构式化前与构式化后...
关键词:构式化 构式变化 基于使用模型 语法构式化 词汇构式化 语境 
基于使用构式化:诠释与瞻望被引量:1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3年第5期42-50,145,146,共11页杨旭 王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认知语言学理论建设与汉语认知研究”(项目编号:15ZDB099);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清水江流域水族语言生活状况监测与数智化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3GZZD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基于使用构式化聚焦构式固化与规约化、构式网络模型发展以及构式竞争等议题,致力于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创新。当前研究呈现社会转向以及实证转向,并从语料库数据出发对构式实际使用进行分析和阐释,强调社会交际因素对构式演...
关键词:基于使用模型 构式化 构式网络 构式竞争 
构式频率、信息属性和专业类型影响英语填充词-缺位构式中介语研究
《外国语言文学》2019年第4期396-412,共17页马志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英汉非论元结构认知动因及其中介语处理机制研究”(19BYY095)~~
填充词-缺位构式在语言学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中均居于核心地位,而其中介语表征并非仅仅受到结构因素影响,因为具体构式信息特征(话题性或焦点性)、输入频率以及输入量均参与中介语语法构建过程。基于该理念展开理论分析和中介...
关键词:岛屿限制 基于使用模型 中介语表征 填充词-缺位构式 输入频率 
名词谓语句句法地位问题:基于使用视角被引量:1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31-138,共8页高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认知类型学视角下动量范畴跨语言编码策略研究”(20BYY005)。
长期以来,语法学界主流观点是,名词谓语句是汉语中一类特殊句式。但是,近年来生成语法背景一些研究认为,名词谓语句属于语用问题,不应放在句法中。此外,有些学者基于语言类型学调查提出,汉语中没有名词谓语句。这些新观点极...
关键词:名词谓语句 认知语法 基于使用模型 构式 
语用学和语义学分工与合作:基于使用语言观视角被引量:2
《外语教学》2021年第4期43-49,共7页陈娟 
国家语委“十三五”2019年度重点项目“新时代城市语言文明建设项目”(项目编号:ZDI135-100)阶段性研究成果。
尽管语用学和语义学均以意义为研究对象,但二者如何分工一直存在争议。在基于使用语言观照下,语言表达语义与语用意义都与其情景使用紧密关联。遵循这一视角,本文提出,语用学和语义学均以语言使用为核心对象,其根本区别在于关注...
关键词:语义学 语用学 基于使用模型 构式语用学 
动词重叠使用模式与表义机制研究被引量:4
《汉语学习》2021年第3期26-33,共8页邓川林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现代汉语量级含义形式与功能互动研究”(项目编号:17CYY035)阶段性成果;北京外国语大学“中青年卓越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动词重叠具有表示短时动作、惯常状态和祈命语气等多种用法,其共性在于均蕴含"小量重复"概念语义,其个性体现在情状类型、短语结构、话语功能等。动词重叠共时系统背后蕴含着同质且辩证语义引申机制,并受到语用推理和使用频率...
关键词:动词重叠 基于使用模型 语用推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