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获得性遗传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获得性遗传的证据——对IgG基因构造的思考被引量:1
《化石》2003年第1期29-31,共3页赵汉雄 
关键词:基因重组 基因调控 获得性遗传 证据 IgG基因 
贵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11-13,共3页李思民 
德国谚语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前者,教师属于知识灌输型,教育的学生能力体现在死记硬背上,本事显露在考试夺魁上;后者,教师属于心智开发型,培养的学生以好动脑筋善思考见长,其才华表现在...
关键词: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 创造能力 应试教育 思维方式 思维内容 人文素质教育 思维角度 获得性遗传 
略论初中语文教学结构的改革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45-51,共7页张贵和 
一、概述 人的智力的飞跃发展,只有在信息系统把智力的精神状态变为物化形态,使人类具有智慧的“获得性遗传”能力时,才能得以实现。而语文课所以成为基础工具课的主要根据就在这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新旧知识更替急...
关键词:语文课 教学结构 改革 初中 现代科学技术 信息系统 获得性遗传 精神状态 
遭遇挑战的进化论
《初中生必读》2022年第7期95-98,共4页刘锐 
在达尔文的晚年,进化论的思想已经被民众广泛接受。大家逐渐地摒弃了原先的神创论,接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学说。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却遭遇了多方挑战。首先,对达尔文的进化论进行完善的是综合进化学说,它...
关键词:进化学说 获得性遗传 进化论 神创论 孟德尔 适者生存 物竞天择 达尔文 
基于网格化拉马克学习机制的差分进化算法被引量:5
《控制与决策》2015年第6期1085-1091,共7页王丛佼 王锡淮 肖健梅 吴华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9099);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2ZZ158)
引入拉马克进化理念,提出一种基于网格化拉马克学习机制的差分进化算法.该算法在网格划分机制建立起的分布式搜索框架下,采用单元格最优解保护机制、学习步长机制、解空间同仁机制和定矢变异机制组成拉马克学习模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
关键词:拉马克主义 达尔文进化 差分进化算法 获得性遗传 网格化拉马克学习 
在逆境中选择生物抗逆遗传机理被引量:1
《猪业科学》2014年第8期102-104,共3页喻传洲 李文献 杨华威 
论述了在逆境中选择生物抗逆遗传机理以及生物个体在改变了的环境影响下形成的适应变异(获得性)可以遗传的实例和分子学基础。在逆境中表现出抗逆的个体的遗传机制两种可能:一是与表观基因的遗传有关,二是与基因组基因的遗传有关。
关键词:逆境 适应 获得性遗传 表观遗传 基因组 
获得性状、获得性遗传与生物进化被引量:1
《生物学教学》2000年第11期42-42,共1页邱建伟 
关键词:获得性遗传 生物进化 表现型 达尔文主义 基因型 拉马克 适应变异 遗传物质 获得性遗传 自然选择 
亚里士多德的生物本质主义观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4期149-149,共1页陆俏颖 
希波克拉底的“泛生论”认为,身体的各个部分含有一种特殊的颗粒——“种子”,决定着个体各部分的状。由于亲代把决定状的种子传递给了后代,所以后代呈现与亲代类似的状。这类现象后被称为“获得性遗传”。这里的“获得”包含通...
关键词:希波克拉底 获得性遗传 本质主义 亚里士多德 泛生论 亲代 种子 后代 
获得性遗传的再认识
《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1994年第2期47-50,共4页程焉平 
本文将介绍“获得性遗传”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及长期以来世人对这一理论的各种评价.同时,提出重新认识这一理论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获得性遗传 逆中心法则 遗传 
亚里士多德的生物进化观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5年第4期44-49,共6页张之沧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生命运动的物质、生命的本质和起源、生物进化的方式和动力,生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卓越见解;介绍了亚里士多德对机能和结构之间的关系、获得性遗传以及相关变异等问题的描述和解释。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生物进化观 获得性遗传 生命的本质 自然发生说 相关变异 选择作用 外部环境 生物体 神创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