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历史学

作品数:1329773被引量:519727H指数:1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子今苏全有李学勤杨富学王昌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生平事迹史料地方志传记清代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门罗宣言的全球史背景探原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刘小枫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2XNLG10)。
美国的国际政治原则奠基于整整两百年前的《门罗宣言》(1823),它为美国秉持特立独行的“国际法”提供了正当性,在世界走向全球化的时代,使得美国既能干涉全球事务又能拒斥域外政治体对美洲事务的干涉。值此《门罗宣言》两百周年之际,在...
关键词:门罗宣言 政治史学 自由独立 神圣同盟 英美关系 
清代田赋积欠演变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144-156,160,共14页李光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灾害治理的历史经验与知识体系研究”(23&ZD254)阶段性成果。
田赋是古代中国赋税和财政的主要来源,它深刻影响着国家治理能力。清前期田赋积欠未对国家财政造成严重损失,且清廷对田赋积欠措置有方,倚凭日渐雄厚的财政储备有效开展国家治理;清中后期田赋积欠愈趋严重,清廷被动形成周期性普免积欠...
关键词:清代 田赋积欠 国家财政 国家治理 
北魏平城城郊礼制空间研究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85-90,共6页武彤 
北魏定都平城后,规划京师,经营郊所,形成了远近有序的城郊格局。平城诸郊景观各异,皆有所指,其中东、西、南、北四郊以郊坛兆域等礼制建筑为主要设施,举行祭祀、军事、丧葬等一系列高等级仪式典礼活动,是经专门规划并集中进行国家礼制...
关键词:北魏 平城 城市布局 城郊空间 都城礼制空间 
游戏的人:《游戏杂志》的市民化倾向
《民间文化论坛》2025年第2期126-135,共10页吉佐阿牛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2XNLG09)阶段性成果。
民初上海市民社会的发展呈现丰富的日常生活面向。市民社会的形成、社会关系与结构的变更、生活方式的更新,以及市民群体文化、审美与消费行为的需求导向等都显示出新旧杂陈的杂糅样态,有着强烈的市民化倾向。从都市民俗学的立场而言,1...
关键词:游戏杂志 市民化倾向 文本构境 日常生活 
前孔子时代的书籍与经典
《中原文化研究》2025年第2期108-118,共11页徐建委 
中国人民大学重大研究工程项目“文明史研究工程”。
书籍的功能在古代是多元的,并非所有书籍都是为了阅读而制作。通过研究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等考古资料,可以观察到早期书籍形态的演变。从甲骨文所提供的各种证据,包括甲骨上遗留的用毛笔写的文字、表示书籍的“册”、文字书写方向、甲...
关键词:书籍史 书籍形态 阅读行为 篇目次序 
从《大义觉迷录》看雍正帝的多民族中国观
《晋阳学刊》2025年第2期102-109,共8页赵芳菲 彭新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大一统的历史演变、制度建构及其治理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3&ZD234)。
《大义觉迷录》系统地反映出了雍正帝的多民族中国观,包括雍正帝在民族、正统、国家意识等多方面的认知。雍正帝的多民族中国观与传统中国观有着明显不同,前者更多地强调了民族多元性,充分体现出了主流中国观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时期...
关键词:清朝 雍正帝 多民族中国观 《大义觉迷录》 
周邦彦《汴都赋》的生态环境史料意义
《地域文化研究》2025年第2期1-8,共8页王子今 
宋人周邦彦《汴都赋》仿拟汉赋的痕迹明显。注重生态环境的描写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汴都”邻近地方的水系水流以及水利条件,笔下一一生动细绘。有关水色“溶溶法法,洋洋提”,湿地“蒸蒻蕉芦,菡苗莲”情状,以及游鱼水鸟活跃于水天的文字...
关键词:周邦彦《汴都赋》 水资源 水利 黄河 生态环境 
为什么夏不是一个问题
《中原文化研究》2025年第2期5-12,F0002,共9页陈胜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考古学理论体系研究”(21&ZD234)。
夏之有无是学科内外的热点问题。分析其立足的观念基础、研究范式与学术背景,可以发现这个问题已经过时且已丧失学术价值。该问题立足的观念基础是作为实证主义的“科学”,而这在考古学中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从研究范式来看,相...
关键词:夏之有无 实证主义 范式 学术史 考古学理论 
战国思想史脉络中的慎到与《慎子》
《齐鲁学刊》2025年第2期24-36,共13页张雪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老道家思想史”(16ZDA106)。
《慎子》作为稷下学者少有的保留下来的著作,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慎子》被历代书志列为法家,又有韩非子吸收慎到之“势”的成说加固了这一印象。近年来,随着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的出土,我们对战国黄老思想有了新的认知,...
关键词:慎到 《慎子》 思想史 黄老道家 道法 
写刻转换:《史记集解》的阅读、传写与窜讹
《文献》2025年第2期4-25,共22页梁涛 
中国人民大学“求是学术—栋梁”育人育才项目“中古时期史部文献的生成与流传研究——以《史记集解》《旧唐书》为中心”(科研编号:RUC24QSDL026)阶段性成果。
自北宋官方校刻以降,《史记集解》中即有部分注释与司马贞《索隐》雷同,或不称来源且与裴注体例不合。《史记集解》为写本时代之通行本,读者在阅读时多引其他注家以便参考,如日本宫内厅藏《范雎蔡泽列传》,其天地、行间引录司马贞、刘...
关键词:《史记集解》 写本 北宋校刻 阅读 传写 窜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