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0YBB313)

作品数:9被引量:7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雷冬平更多>>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思想战线》《语言科学》《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古汉语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X构式语法化语法化研究程度副词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汉语大型辞书同义并列复合词的训诂失误及应遵循的原则
《辞书研究》2014年第3期17-22,共6页雷冬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语料库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大型辞书编纂;修订研究--以<汉语大词典>为例"(10YJC74004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YBB313)的资助
同义并列复合是双音化过程中的重要形式之一,以此形成的复合词很早就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是大型辞书在训释这些词语的时候还存在常见的三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辞书训诂应遵循区分词与非词、平等性及概括性等三大原则。
关键词:双音同义并列复合词 训诂 原则 
隐喻与极性程度副词“雄”的形成被引量:3
《古汉语研究》2012年第2期81-85,96,共5页雷冬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语常用构式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项目编号:11CYY04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YBB313)
"雄"可作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表示性状的程度深。副词义是从"雄"的本义"鸟父"发展而来。因为"雄"之本义含有表示"超出一般"的"大"的源义素,所以当作为形容词的"雄"位于与之不能形成并列结构的形容词前面时,形容词"大"的义素得到凸显而...
关键词: 程度副词 隐喻 引申 
“好+(X)个NP”的构成及语法化研究被引量:18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2期73-80,共8页雷冬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1CYY04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YBB313)的资助
本文从构式语法的视角对"好+(X)个NP"的构成及其语法化进行了研究。认为"好+(X)个NP"是一个"对NP所具有的性质进行甚度感叹评判"的构式,包含"好+个NP"、"好+一个NP"和"好+你个NP"三个子构式,三者的构式语义一致,都是语式(construct)"好+...
关键词:好+(X)个NP 语法化 象似性 主观化 
“喝他个痛快”类构式的形成及其语义研究被引量:23
《语言科学》2012年第2期134-147,共14页雷冬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语常用构式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项目号:11CYY04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双音虚词构式研究"(项目号:2010YBB313)的资助
文章从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的视角对诸如"喝他个痛快/喝他三杯"类强调语气构式的形成及其语义的获得进行了研究。认为"V他个X"双及物构式只有在其构式语义具有"获得"义的语境下,当动词后不带完成体标记"了",且"个"后的X具有...
关键词:“V他个X” 双及物构式 语法化 语义 类推 
论“淫”的极性程度副词义被引量:3
《汉字文化》2012年第2期57-58,共2页雷冬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语常用构式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项目编号:11CYY04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YBB313)的资助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一种词义引申和演变的重要方式或者手段,这种方式或者手段的实质就是概念从源域向目标域的跨域映射。二域之间的概念衍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被我们所感知主要是基于在词义的...
关键词:词义引申 “淫” 极性 修辞方式 跨域映射 认知世界 目标域 演变 
附缀式网络新词族“X控”探析被引量:13
《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108-114,共7页雷冬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09YJC74006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YBB313)
网络新词“X控”来源于目语“~コソ”,本义是“极度迷恋X的人”,其语义感情色彩从最初的贬义泛化成表示“特别喜欢X的人”的中性,甚至可以表达褒义的用法,词模“X控”中的“控”已经成为表示“某一类人”的类词缀;语义表达具有模...
关键词:“控” 网络新词 模因 情结 容错机制 
论全球背景下中国语言研究的话语权
《思想战线》2011年第2期50-53,共4页雷冬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语料库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大型辞书编纂;修订研究"阶段性成果(10YJC74004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双音虚词构式研究"阶段性成果(2010YBB313)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语言研究迫切需要走向世界。然而100多年以来中国语言学界都在借鉴西方的理论,加上国内语言学在学科认识上的误区,割裂了原本一体的语言学研究团体,使得中国语言学研究缺乏流派,缺乏具有号召力...
关键词:语言研究 汉语 话语权 
极度构式“最/再+X+不过”的构成及语法化研究被引量:21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13-116,120,共4页雷冬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号:09YJC740061);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2010YBB313)
构式是具有独立形式、意义与功能的结构体,其形成一般要经历漫长的演化。盛新华、魏春妮以合成词构式"一样"的形成为例,分析了词汇语法化的主要标准:语义融合、抽象化、不可替性、句法功能变化,并认为心理因素引导、跨范畴语义迁移、高...
关键词:语法化研究 构式 现代汉语 程度副词 引言 
古汉语判断句“为”、“是”连用补说被引量:2
《汉字文化》2011年第3期40-42,共3页雷冬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项目号10YJC74004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2010YBB313)资助
太田辰夫先生(1995:27)在讨论同动词"是"时,谈到了"为"和"是"的同义复合现象,这种用法颇为特殊,但其文只列举了一个佛经例子:"此非婆罗门,为是鬼耳。"(《太子须大0经》,西秦,圣贤译,大3,422上)这种判断词连用现象此后未...
关键词:连用现象 汉语判断句 “为” “是” 补说 婆罗门 判断词 同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