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YY113)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旭红徐畔丁志义杨东王朝辉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宁夏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学刊》《黑龙江高教研究》《学术交流》更多>>
相关主题:深层回指DRT诗学视野诗歌隐喻认知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心理表征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14年第8期147-151,共5页张旭红 丁志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深层回指的语篇表述理论消解失效问题及其解决研究"(11BYY113)
话语表征结构是话语表征理论的灵魂,是对回指进行有效消解的关键手段。然而,当前的话语表征结构并不能对交际中普遍存在的深层回指问题进行有效消解。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前的话语表征结构并未给予世界的表征以应有的地位。可以说,溯因推...
关键词:话语表征结构 话语表征理论 溯因推理 深层回指 知识表征 
回指消解的话语表征理论研究综观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第5期161-164,共4页张旭红 徐畔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深层回指的语篇表述理论消解失效问题及其解决研究"(编号:11BYY113)部分成果
名词短语的指称论与量化论问题一直是经典逻辑的争论话题之一。以Kamp为代表的话语表征理论(简称DRT)克服了以往形式语义学的静态性弱点,将话语解读过程看成是受话者建构心理表征的动态过程。在西方学界,该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之日...
关键词:回指消解 话语表征 约束论 分段话语表征 
DRT回指消解的技术问题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8期187-190,共4页徐春捷 张旭红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深层回指的语篇表述理论消解失效问题及其解决研究"(编号:11BYY113)阶段性成果
话语表征理论(DRT)克服了以往形式语义学的静态性弱点,通过一系列的DRS—构造规则和算法动态地解释了指称性回指、变项约束性回指、E—类代词回指等长期困扰传统形式语义学家的话语回指问题。尽管如此,对DRT的深入研究表明,DRT在模型论...
关键词:话语表征理论 话语信息的处理 代词构造规则 回指消解 
溯因推理在约束论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外语学刊》2013年第3期42-47,共6页张旭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深层回指的语篇表述理论消解失效问题及其解决研究"(11BYY113)的阶段性成果
Van der Sandt的约束论通过将先设纳入到话语表征理论(DRT)的研究范围,部分地解决了DRT对先设消解的无效问题。然而,研究表明,约束论并未对先设与世界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做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它也并未从根本上解决DRT对深层回指消解无...
关键词:约束论 先设 常规关系 话语表征理论 溯因推理 
基于DRT的2D-RS语义模型研究
《外语学刊》2012年第6期50-57,共8页张旭红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深层回指的语篇表述理论消解失效问题及其解决研究"(11BYY113)阶段性成果
以Kamp为代表的话语表征理论(DRT)在模型论语义学的基础上,将话语表征结构(DRS)引入语义模型中来,动态地解释E-类代词回指等长期困扰传统形式语义学家的话语回指问题。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当前的DRT模型还无法对无显性先行语的深层回...
关键词:深层回指 知识表征结构 常规关系 溯因推理 2D—RS模型 
回指的结构浅析
《学术交流》2012年第12期180-183,共4页王朝辉 张旭红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深层回指的语篇表述理论消解失效问题及其解决研究"(11BYY113)阶段性成果
回指体现了人类自然语言最普遍、最复杂的现象。回指现象不仅存在于句子内部,还普遍存在于句子之间;不仅由句法因素控制,还由诸如语用、认知等非句法因素控制,因此回指消解始终是自然语言处理中最复杂、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较为流...
关键词:回指 回指的复杂性 回指的分类 
词汇维度视阈下中英文化缺省现象认知探究被引量:1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6期155-157,共3页杨东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深层回指的语篇表述理论消解失效问题及其解决研究”(编号:11BYY113);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语言图式表征认知模式与二语习得研究”(编号:11D059);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从区分、对应、本体论角度分析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编号:12512147)的研究成果
中英两个民族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由于语言、生存环境等因素,两个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大量的缺省现象。这种现象在语言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究其原因是由于不同民族对客观世界具有不同的认知能力而导致对各自的世界进...
关键词:文化缺省 认知 范畴化 跨文化交际 
诗学视野中的隐喻认知立体透视被引量:4
《外语学刊》2011年第4期139-142,共4页徐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深层回指的语篇表述理论消解失效问题及其解决研究"(11BYY113);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隐喻解读"(12512159)的阶段性成果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隐喻的定义和功能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隐喻在语言中主要起修饰和美化的作用。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诗歌中大量隐喻的使用与节奏、韵律、意象、...
关键词:隐喻 诗歌 认知 透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