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回指

作品数:16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封宗颖朱迎春张旭红秦洪武邵志洪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台州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科技信息》《林区教学》《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第三人称代词深层回指现象在英汉互译中的对比分析——以语篇翻译为例被引量:1
《现代英语》2020年第19期43-46,共4页张梦楚 
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语篇衔接手段,回指对语篇的连贯和衔接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实现语篇回指的手段中,人称代词出现频率较高,其中第三人称代词是重要组成部分。人称代词是回指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理解语篇含义起到关键作用。文章从第三...
关键词:第三人称代词 深层回指 英汉对比 英汉互译 
现代汉语名词短语省略的形式句法研究被引量:1
《外国语》2017年第1期13-23,共11页傅玉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编号15PJC082);上海外国语大学一般科研项目(编号201511401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省略结构的形式对比研究"(编号10CYY003)以及"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短语结构语法及其计算实现研究"(编号16BYY136)资助
本文探讨了涉及"的"字和量词的现代汉语名词短语省略。鉴于"的"字的历史来源,本文认为现代汉语存在两个"的",即"轻名词"(的_1)和"连接词"(的_2),前者构成了独立"的"字结构("的"字短语),而后者则构成了"的"字名词短语。根据Hankamer&Sag(...
关键词:名词短语省略 深层回指 表层回指 语音式删除 
心理表征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14年第8期147-151,共5页张旭红 丁志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深层回指的语篇表述理论消解失效问题及其解决研究"(11BYY113)
话语表征结构是话语表征理论的灵魂,是对回指进行有效消解的关键手段。然而,当前的话语表征结构并不能对交际中普遍存在的深层回指问题进行有效消解。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前的话语表征结构并未给予世界的表征以应有的地位。可以说,溯因推...
关键词:话语表征结构 话语表征理论 溯因推理 深层回指 知识表征 
从《凡人》和《爱药》管窥文本中的深层回指与身份主题
《林区教学》2014年第7期27-29,共3页王晓丹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深层回指的DRT消解失效问题及其解决”(2011—2013)(11BYY113);黑龙江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身份与空间——当代美国小说空间叙事个案研究”(2011—2013)的阶段性成果
文学文本的解读作为语篇分析的重要实践行为之一,常要运用语用分析作为主题阐释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深层回指分析的效果会影响文本主题阐释的效果。文本语言经常具有无先行项的回指,歧义回指和零代词回指等深层回指的形式,在句法范围...
关键词:深层回指 文学文本 身份主题 
基于DRT的2D-RS语义模型研究
《外语学刊》2012年第6期50-57,共8页张旭红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深层回指的语篇表述理论消解失效问题及其解决研究"(11BYY113)阶段性成果
以Kamp为代表的话语表征理论(DRT)在模型论语义学的基础上,将话语表征结构(DRS)引入语义模型中来,动态地解释E-类代词回指等长期困扰传统形式语义学家的话语回指问题。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当前的DRT模型还无法对无显性先行语的深层回...
关键词:深层回指 知识表征结构 常规关系 溯因推理 2D—RS模型 
英汉深层回指的浅析与释义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128-130,共3页刘宁子 
深层回指不同于表层回指,其回指项由语境和语用因素控制,在句法范围内无法解决,需要结合认知语境进行语用推理才能确认深层回指式中回指词的所指。对三种深层回指分别进行了解释,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回指时的偏重,并从认知的角度出...
关键词:深层回指 认知 关联 
第三人称代词认知语境下的回指分析——"他"回指特例的语用分析
《华章(初中读写)》2007年第11期192-,共1页夏爽 
本文主要从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回指用法入手,着重探讨了在现实生活中有关"他"的用法的特例.在深层回指理论基础上,对作为特例的话语分别从语境因素,话题在心理表征中的突出度,激活强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有关第三人称的回指问题不应局...
关键词:深层回指 语用分析 语境 认知心理 
英语深层回指的认知探究
《科技信息》2007年第28期200-201,共2页马莹莹 
本文采用认知的观点,以阿里尔的可及性理论、兰加可的观念参照点理论为基础,对深层回指提出全新的解释。研究表明回指词的先行项不一定是语篇的某一词或句法成分,但它必定是交际双方根据话语所建立的心理表征中突出的实体。
关键词:深层回指 先行项 代词 可及性 参照点 当前话语空间 
深层回指的认知分析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S1期116-117,共2页陈静 乔秀楠 
本文采用认知的观点,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分离理论为基础,对深层回指中的代词所指与话语"话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图形背景分离理论,一段话语的"话题"通常被视为深层回指中代词的所指,这是由"话题"在交际双方根据话语所建立...
关键词:深层回指 图形背景分离理论 话语话题 
框架理论对第三人称代词深层回指的解释力被引量:1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95-98,共4页潘震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篇指称理论不仅满足于描写指称词语在语篇内的具体所指,还要揭示听/读者在理解指称关系时所依赖的认知结构和心理过程。这一过程是建立心理表征的心智过程,因此指称关系的内涵应包含心理表征结构中的相关信息。构建认...
关键词:深层回指 认知框架 框架词语 模糊回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