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10022)

作品数:12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蒋平张志巧孟立永温新荣更多>>
相关机构:百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文化论坛》《经济研究导刊》《现代教育科学》《百色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解释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话《真理与方法》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建立积极教学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共同体的建构与优化被引量:2
《现代教育科学》2016年第1期112-116,138,共6页蒋平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哲学解释学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转型--基于学生的视角"(11YJC710022);2012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012LSZ028)
积极教学关系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达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实现教学互动与教学相长的关系形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交往的实现形式是对话,教学交往与教学对话是建立积极教学...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积极教学关系 教学共同体 
论对话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百色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42-145,共4页蒋平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哲学解释学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转型--基于学生的视角"(课题编号:11YJC710022)
对话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和实现的基本方式,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决定性因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对话,它既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又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与目标追求。
关键词:对话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对话 
教育主体参与教育对话的品格及其培养研究被引量:1
《教育文化论坛》2014年第3期26-30,共5页蒋平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哲学解释学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转型--基于学生的视角"(课题编号:11YJC710022)
对话是教育与被教育相结合并达到完美结合的途径。教育对话的开展依赖于教育主体的对话品格,即爱、谦逊、信念、信任、希望、批判性思维等思想素质和心理条件,这要求加强培养教育主体的以上对话品格。
关键词:教育主体 教育对话 对话品格 
群体动力学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2
《贺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113-117,共5页张志巧 
2013百色学院院级教改项目(2013JG26);2011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1YJC710022)
文章引入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动力学理论分析和审视当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和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面临的教学问题和困境,通过构建"教师—学生双主体"的群体控制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实效性,以期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提供...
关键词:群体动力学 群体控制教学模式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和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论对话的内涵、特征及原则——基于几种经典对话理论的解读被引量:6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年第2期117-120,共4页蒋平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哲学解释学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转型--基于学生的视角"(11YJC710022)
对话既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交流和思想沟通,也是一种观念或理念,更是人的交往方式和存在方式;是一种关联"我"与"你"之心灵、情感、人生意义及生命价值的活动,集主体间性、阐释性、反思性于一体。对话应坚持平等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艺术...
关键词:对话 对话内涵 对话特征 对话原则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建构与优化被引量:3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3年第2期126-130,共5页蒋平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哲学解释学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转型研究--基于学生的视角"(编号:11YJC710022);2011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哲学解释学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转型--基于学生的视角"(编号:11CKS009);2011年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边境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研究--以百色市为例"(编号:201106LX629)阶段性成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动者的实践场所,是由处于各种"位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动者构建的客观历史关系网络。其建构和优化的基础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重新定位,应从抽象的人转向生成的人;其建构和优化的关...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主体间 反思性 
马克思哲学视野下的生活世界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被引量:1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5期14-17,共4页蒋平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10022);2011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CKS009)
马克思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征。在马克思哲学视野下,生活世界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活世界决定了人的初始存在形态和发展前提;反过来,人通过创造性实践活动不断构建新的生活世界;两者在历史性的实...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 生活世界 人的发展 实践活动 辩证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学思考被引量:1
《世纪桥》2012年第7期58-60,共3页蒋平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710022);2011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1CKS009)的阶段性成果
语言是属人的、实践的产物,是人的现实的意识。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具有工具性与价值性的双重意蕴。思想政治教育应全面挖掘和实现其寓于语言之中的工具性与价值性意义,积极创建和运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语言,以提高其针对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语言 思想政治教育语言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刍议
《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8期226-228,共3页蒋平 温新荣 孟立永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10022);2011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CKS009)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进步,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自由全面发展 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反思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基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2期138-142,共5页蒋平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哲学解释学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转型--基于学生的视角"(11YJC710022);2011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哲学解释学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转型--基于学生的视角"(11CKS009);2010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哲学解释学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2010B66);2010年度广州大学-百色学院合作科学研究项目"哲学解释学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GBS2010003)
哲学解释学认为,反思是人类自我理解、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辩证运动过程。哲学解释学的反思理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合理借鉴哲学解释学反思理论,积极建构反思性教学模式,以提高其实...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哲学解释学 反思性教学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