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主体

作品数:1502被引量:3632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项贤明魏立言骆郁廷熊川武王颖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家校社协同育人,助力学生幸福成长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2025年第4期22-23,共2页高原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指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育人为本,充分发挥学校协同育...
关键词:协同育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幸福成长 育人为本 全面育人 家校 家庭教育主体 家教家风 
幼小衔接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逻辑——基于教育主体间性视角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5年第3期84-95,共12页张辉蓉 孙卫 于江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委托重大研究课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研究”(编号:JCSZD2024KCZX009);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幼有优育'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测评与提升研究”(编号:24SKGH312)。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现代化优质发展的必然一环,更是确保学前儿童顺利进入小学的关键,影响儿童持续健康成长。幼儿园作为学前儿童学习的主阵地,教师理应承担幼小衔接的策划者、实施者、调节者责任,然而现实是教师的重要性被弱化,且专业...
关键词:幼小衔接 专业发展 利益相关者 主体间性 
纾解过度教育焦虑的可能与可为--基于合理性理论的分析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5年第2期33-46,共14页李帆 黄湾 
江西省202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高等教育评价数字技术应用的伦理风险与预防研究”(编号:23ZXSKJD27)。
教育焦虑是教育主体因教育不确定性所产生的担忧、紧张、不安等情绪,过度教育焦虑已成为当前教育的普遍病症,不仅损害教育主体的身心健康,还扰乱正常的教育秩序,甚至导致教育生态的整体恶化。教育焦虑现象的复杂性呼唤研究者从学理层面...
关键词:教育焦虑 合理性理论 教育主体 教育现代性 教育实践 教育评价 
演绎与批判:人工智能对教育数字化的介入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5年第2期46-58,共13页王珩 郭未来 
全国影响力建设智库专项重大课题“全球南方视域下中非共建现代化路径研究”(编号:ZKZD2024011)。
“教育数字化”是目的与方法的统一体。人工智能在教育数据开源、逻辑推理,以及算法控制等环节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各环节的诸要素相互作用中显现出数字理性特征。在人工智能的介入下,涵括教育基本范畴、教育关系以及教育环境的数字化...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 人工智能 教育主体 数字理性 生态构境 
教育法典教育法典总则的规范功能与要旨
《行政法学研究》2025年第1期3-11,共9页马怀德 
2023年度教育部教育法治专项项目“教育法典编撰研究”(项目编号:JYBZFS2023417)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法典总则在整个法典中起着统领性作用,发挥着价值引领、通用标准、体系补全等规范功能。从教育主体和教育行为两个维度,教育法典的总则应包括基本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教育管理、教育保障、...
关键词:教育法典 总则 教育主体 教育行为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的三形态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李仁卿 彭意腾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XSP2023FXC058)。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而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依照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发展可描述为三形态:原始自发型主体、阶级自为型主体和社会自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原始自发型主体 阶级自为型主体 社会自觉型主体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哲学的困境与出路
《哲学进展》2024年第12期3350-3357,共8页陈正基 
2024年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校级项目“人民至上理论的唯物史观基础问题研究”(2024XKT1164)。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不断进行数字化转变,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教育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使得教育哲学的发展以及深度化变革成...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 教育哲学 教育主体性 困境与出路探究 
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与现实路径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69-74,共6页刘敏畅 王甲成 丁一 
2022年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外专引才引智项目“汉语国际化进程视域下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研究”。
人工智能内蕴人文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价值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具备科学理性,同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具有内在契合性,二者彰显了教育主体多元化趋势与人机深度融合的和谐统一,促进了教育过程向分众化、智能化的方向演进,以及教育场景...
关键词:人工智能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主体 现实路径 
环境教育的内涵、立法实践及发展进路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4年第10期4-8,共5页潘凤湘 杨洋 郑淑婷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思想教育实施机制研究”(XJK22BDY006)。
环境教育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环境教育理念愈发厘清,政策与地方立法先行,但全国性环境教育法并未出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其法治思想的指引下,环境教育不断纵深发展,即不断完善环境教育立法,贯彻落实习近平生...
关键词:环境教育 立法实践 教育主体 教育内容 环境法治人才 
ChatGPT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四大机遇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4年第5期555-561,591,共8页裘志远 
党的二十大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同然,三者之间也存在必然的联系。新时代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主体的教学工作、教育客体的日常学习、教育资...
关键词:ChatGPT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主体 教育客体 机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