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蓉

作品数:84被引量:1046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发文主题:基础教育教育义务教育数学小学数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数学教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教育家精神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教育与装备研究》2025年第4期3-9,17,共8页张辉蓉 王乙岚 于江 姚琬怡 
2024年度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委托重大研究课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研究”(课题编号:JCSZD2024KCZX009)研究成果。
“教育家”作为一种精神符号,代表着高尚的教育理想和崇高的教育情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追求和目标。教育家精神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往圣继绝学,厚植家国情怀;贯彻立德树人,树立正确价值观;破除知识本位,落实全...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拔尖创新人才 内在逻辑 实践探索 
幼小衔接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逻辑——基于教育主体间性视角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5年第3期84-95,共12页张辉蓉 孙卫 于江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委托重大研究课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研究”(编号:JCSZD2024KCZX009);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幼有优育'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测评与提升研究”(编号:24SKGH312)。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现代化优质发展的必然一环,更是确保学前儿童顺利进入小学的关键,影响儿童持续健康成长。幼儿园作为学前儿童学习的主阵地,教师理应承担幼小衔接的策划者、实施者、调节者责任,然而现实是教师的重要性被弱化,且专业...
关键词:幼小衔接 专业发展 利益相关者 主体间性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政策的实践样态、现实困境与破解策略——基于政策网络理论的视角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91-203,305,306,共15页张辉蓉 覃若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义务教育学校效能的统计测度与评价研究”(21BTJ021),项目负责人:张辉蓉;西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小学数学教材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SWUB24018),项目负责人:覃若男。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依托政策网络理论建立分析框架,厘清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政策中的行动主体与网络结构,进而揭示出不同网络类型中的行动主体在政策制定、执行、反馈中的互动关系。通过对政策实践...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教育政策 政策网络理论 
初中生合作学习素养测评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中国考试》2025年第1期23-31,共9页张辉蓉 刘芷萱 陈晓岚 
2024年度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委托重大研究课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研究”(JC-SZD2024KCZX009)。
合作学习素养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本研究在厘清初中生合作学习素养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包括共识构筑、行动参与、协商共进三个维度的初中生合作学习素养测评框架,建构合作学习素养测评工具,并对工具的科学性进行验证。...
关键词:合作学习素养 测评模型 初中生 合作学习 
我国学校效能研究三十年述评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4年第4期134-142,共9页张辉蓉 李舒展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义务教育学校效能的统计测度与评价研究”(21BTJ021)。
我国学校效能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引介国外学校效能研究成果的基础发展时期、构建本土化学校效能研究范式的探索发展时期和聚焦学校效能评价的应用推广时期。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在学校效能的内涵界定、评价研究和影响因素三...
关键词:学校效能 学校评价 研究述评 
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国际镜鉴与中国进路——以西澳大学为例
《教育与装备研究》2024年第8期29-34,共6页唐知然 于江 周游 张辉蓉 
2023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数字化转型专项)“新农科背景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五维一体’提升体系构建与实践”(课题批准号:234020);2023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数字胜任力发展研究”(课题批准号:23SKSZ006)研究成果。
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手段。西澳大学以“立体式”数字素养框架为标准、“模块化”微证书培训为动力、“交互型”数字平台为保障,其实践经验为我国探索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提供参考:关照...
关键词:高校教师 数字素养 西澳大学 教育数字化 
联系学生实际和现实问题的跨学科活动——以西南大学版教材“综合与实践”为例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4年第7期32-35,共4页张辉蓉 王乙岚 
2022年版课标中“综合与实践”领域是四个领域中变化最大的。2022年版课标指出:“综合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 项目式学习 主题学习 主题式学习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情境 跨学科活动 数学学科 
小学生跨学科素养测评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被引量:3
《中国电化教育》2024年第5期9-16,共8页罗士琰 张辉蓉 宋乃庆 梅涵 唐诗玲雅 佟明辉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大招标课题“重庆市教育评价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21-ZD-01);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小学生阅读素养增值评价及高质量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2YJC880051)研究成果。
跨学科素养是小学生学习发展的关键素养,构建科学、合理的跨学科素养测评模型是开展小学生跨学科素养有效监测与提升的重要保证,对打破学科知识壁垒、培育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遵循成熟的教育测评模型构建范式,厘...
关键词:小学生 跨学科素养 测评模型 模型构建 模型应用 
基于用户评论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持续使用影响因素分析——源于17601条评论的质性研究被引量:2
《教育与装备研究》2024年第5期3-11,共9页张辉蓉 魏利 李舒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义务教育学校效能的统计测度与评价研究”(课题批准号:21BTJ021);西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研究”(课题批准编号:SWUB23020)研究成果。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资源,具有加速基础教育公平步伐和助推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从用户评论文本角度挖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影响因素模型,对促进该平台的数字资源效用最大化以及提高用户粘...
关键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智慧中小学 持续使用 扎根理论 基础教育 
混合同步课堂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价值和实践逻辑——基于成都七中混合同步课堂的实践探索
《中国教育学刊》2024年第4期1-6,共6页张辉蓉 俞献林 
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项目“远程协同双师育人——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与实践”相关研究成果。
混合同步课堂因兼具在线教育的空间灵活性和传统教育的共同存在感以及社会存在感而具有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价值:无损放大优质资源,师生共育提升立德树人实效;协同提质教育教学,重塑学校组织文化;技术赋能拓展育人空间,助推...
关键词:混合同步课堂 教育优质均衡 混合同步学习 远程直播教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