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ZD133)

作品数:41被引量:12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刁晏斌徐正考郭伏良梁永红李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语文学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汉学术》更多>>
相关主题:清末民初欧化现代汉语汉语文言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华语词汇运用中的“舍小取大”现象被引量:10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刁晏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汉语发展演变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13&ZD133)。
所谓“舍小取大”,指的是在具体的词汇运用中,用语义内涵及使用范围等较大的词代替表义具体、使用范围相对较小的词,这是华语词汇及其使用中极具特色的一种现象。该文首先以一篇文章及一部工具书中所列的一些词为线索,展开相关调查;然...
关键词:华语 词汇 “舍小取大”现象 
欧化及其研究的新思考:写在汉语欧化研究百年之际被引量:15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20,150,共21页刁晏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汉语发展演变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13&ZD1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1921年陈望道发表《语体文欧化底我观》一文算起,汉语欧化研究已经持续了整整100年的时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非常有必要对百年来的汉语欧化研究进行历时的回顾与反思。在全面梳理与深刻反思百年汉语欧化研究历程与成果后,...
关键词:汉语欧化 欧化的汉语 欧化观 欧化研究范畴 
“五四”以前的汉语白话欧化考察——以官话译本《天路历程》为例被引量:2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21-32,150,共13页马永草 
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晚清中西语言接触对现代汉语形成的影响研究”(21DYYJ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汉语发展演变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13&ZD1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般认为,汉语白话欧化始于“五四”时期。事实上,在这之前就有了一些白话欧化的早期表现。官话译本《天路历程》被认为是这一表现的典型代表之一。通过与原作、《红楼梦》等传统白话作品及其他译本对比,考察官话译本《天路历程》连词...
关键词:欧化 白话欧化 官话译本《天路历程》 
汉语异质文言的欧化特征——以梁启超“新文体”语法现象为例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33-43,150,151,共13页刘兴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汉语发展演变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13&ZD1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城地带北方话语言接触的若干个案研究”(20AZD1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异质文言是介于典型文言和典型白话之间的过渡性文体,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梁氏“新文体”尤其是政论文是这类文体的突出代表。就语法层面而言,“新文体”文本中的欧化现象在词法和句法方面均有充分表现,对此类语料的相关考察...
关键词:汉语欧化 新文体 欧化文言 异质文言 梁启超 
河北张家口方言叹词“□[npə^42]啊[A]”及其来源
《汉字文化》2021年第9期40-42,共3页邢玉婷 郭伏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汉语发展演变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项目编号:13&ZD133);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2020年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0D35)的资助。
张家口方言高频叹词“□[npə^42]啊[A]”只用于口语或网络语体,句法组合功能弱。虽然没有真值语义,但在语篇中具有明显的话语标记功能。“□[npə^42]啊[A]”来源于近代汉语时期“娘呵”的合音,在汉语韵律规则和语流音变的共同作用下,发...
关键词:“□[npə^42]啊[A]” 叹词 话语标记 来源 
再论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语言发展观被引量:2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48-54,共7页刁晏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汉语发展演变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项目编号:13&ZD133。
语言发展观的建立和贯彻对于现代汉语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现代汉语教材编写与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少问题都与语言发展观的缺失有直接的关系。首先,文章分析了学生和教师面对现代汉语这门课程时的困惑及其造成的原因;其次,...
关键词: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教学 语言发展观 
浅析《浮生六记》中第一人称代词的特点——比较“余”“我”“吾”三者用法的异同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0年第21期47-49,共3页徐金枝 郭伏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汉语发展演变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项目编号:13&ZD133);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2020年研究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近代汉语跨层结构词汇化研究”(项目编号:2020D35)研究成果。
《浮生六记》作为清代自传体散文,主要以第一人称“余”来进行叙述,同时也出现了“我”“吾”。文章简要分析“余”“我”“吾”的来源,从语法功能、语义特点、感情色彩三个方面对《浮生六记》中的“余”“我”“吾”进行考察、描写和分...
关键词:《浮生六记》 第一人称代词    
现代汉语历时演变视角下“到底”的使用与发展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7-27,共11页郝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汉语发展演变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13&ZD133)。
基于现代汉语历时演变视角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完善古代汉语历时演变相关研究,更是弄清百年汉语发展历程的关键。"到底"从古代汉语进入现代汉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期现代汉语中呈现出非常有阶段性特点的语法功能与使用分布,显示出...
关键词:中期现代汉语 历时演变 “到底” 使用情况 
“X(VD)比Y还Y”式极比句的多维度考察
《辞书研究》2020年第3期34-42,共9页梁永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汉语发展演变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项目编号13&ZD133)”的阶段性成果。
“X(VD)比Y还Y”是1978年以来才逐渐使用的比较句,它是用差比的形式表达极比的概念,其中Y的构成有两种情况,一是其主要功能是指称,但能通过“还”的压制调整出陈述功能,同时由于“还”为程度副词,所以由压制调整出来的语义还必须具有特...
关键词:X(VD)比Y还Y 差比句 极比句 历时变化 
“牛轧糖”读音探讨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20年第1期66-67,共2页郭伏良 高彭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汉语发展演变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项目编号:13&ZD133)研究成果
"牛轧糖"是一种常见的糖果,但"牛轧糖"的"轧"字存在异读现象,分歧集中在"gá"和"zhá"音。文章首先分析词典中"轧"字的读音标注情况,进而从社会调查和有声语料库进一步考察"牛轧糖"的读音情况,建议把"牛zhá糖"作为规范读音。
关键词: 异读词 读音调查 推荐字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