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XZW0006)

作品数:10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夏德靠张建国徐君辉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学院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界》《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先秦语体文体意义语类对话体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先秦“家语”文献源流及其文体嬗变——兼论上古文人集团现象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153-159,共7页夏德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XZW0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03)
先秦语类文献在编撰方式上可分为"国语"与"家语"两种形态,"家语"文献又有大夫"家语"和诸子"家语"之分。大夫"家语"存在明显的家族化特征,形成两种文本形态:一是编集某一个体与家族内其他成员之间的言论;二是编集家族内不同时期成员的言...
关键词:“家语” 家族化 学派化 文人集团 
玛丽·奥斯汀散文代表作的生物区域主义意识
《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165-169,共5页张建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XZW0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03)
玛丽·奥斯汀是美国自然散文女作家的第一位代表人物,被誉为"美国环境主义运动之母",其散文代表作《少雨的土地》和《旅行尽头的土地》堪称典型的生物区域主义散文作品,其蕴涵的许多理念与生物区域主义的基本理念相吻合。奥斯汀的这些...
关键词:玛丽·奥斯汀 《少雨的土地》 《旅行尽头的土地》 生物区域主义意识 
先秦“说体”的生成、类型及文体意义——兼论《汉书·艺文志》“小说”的观念与分类被引量:2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40-145,共6页夏德靠 
2007年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200713);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XZW0006)
"说"是先秦时期非常重要的言说行为,这种言说行为由于言说者的身份以及言说对象的差异而引起"说"本身内涵的重大区别。整体而言,祝官之"说"是一种仪式行为,它所指向的对象是神灵世界,而"解释"之"说"是以某种具体文本为前提的,"规谏"意...
关键词:说体 仪式文本 解经文本 语类文本 《汉书·艺文志》 
先秦诸子文献的类型与文体变迁——以《论语》类文献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62-70,共9页夏德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XZW000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03)
文学史家通常将先秦诸子文献划分为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三种类型,认为它们沿着"语录体—对问体—专论体"方向之演进。这种归纳整体上指出先秦诸子文体的发展历程,然而新材料为先秦诸子文体的具体演进带来新的认识。《论语》载录的主...
关键词:《论语》类文献 对话体 专论体 诸子文体 
先秦“话体”的生成、性质及文体嬗变被引量:2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70-77,共8页夏德靠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71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XZW0006)
先秦时期的祝官文献主要面向神灵,但有时也指向世俗层面,如《周礼》六辞。"六辞"中的"会"是"话"字的假借,因此"话"是一种指称"善言"的仪式性文体。祝官在早期承担训诫的职能,他们在工作中常常会积累辑集一些格言谚语以用于训诫。这些辑...
关键词:祝官文献 话体 仪式文体 语体 话本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论被引量:3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76-82,共7页夏德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XZW0006)
《汉志》小说包含先秦小说与汉代小说两种类型,先秦小说是先秦语体文献在战国时期的新发展和新样式,本质上属于语体。这两类小说反映先秦两汉时期小说演进的两种类型,同时也预示了志怪与志人小说的嬗变。《汉志》所著录小说实际上包含...
关键词:《汉书·艺文志》 小说 语体 志怪小说 志人小说 
论先秦语类文献形态的演变及其文体意义被引量:9
《学术界》2011年第3期172-182,288,共11页夏德靠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XZW0006)的阶段性成果
先秦时期的语类文献是在重言、记言传统的背景之下形成的。"语"在性质上主要表现为它载录的是"善言";从文体形态方面来说,上古语类文献主要包含格言体、对话体、事语体这些类型。由于这些文体形式是历时性生成的,这就意味着有一个演变...
关键词:语类文献 记言传统 格言体 对话体 事语体 
重新审视汉人《春秋》外传说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79-83,共5页徐君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0XZW0006)
汉人《春秋》外传说的提出有它特定的学术背景,其实质是把《国语》看作"入道见志"的诸子著作。汉人的这种看法不但与先秦诸子著作体例发展过程相吻合,与今人所主张的"语"书说之间也存在许多相通之处,不应该被轻易否定。
关键词:《国语》 《春秋》外传 诸子著作 “语”书说 
论上古语类文献的类型及其文化意蕴被引量: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43-50,共8页夏德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0XZW0006);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ZX228)
"语"是上古时期非常重要的文献,它是一种载录"善言"的文体。从上古语类文献本身的发展来看,它们因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以在生成方式上也存在差异,这就使它们在性质及形态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大体而论,上古语类文献可划分为仪式...
关键词:语类文献 “语” 《尚书》 《论语》 《国语》 《老子》 
上古语类文献的生成方式及其文化意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31-135,166,共6页夏德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0XZW0006)
语类文献是上古时期一种载录"善言"的文体,它们因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而致使其生成方式存在差异。最初的语类文献大都源于仪式,但周初经过周公制礼作乐之后,导致宗教仪式蕴涵更多的理性因素,《尚书》是其典型。周代政治实践特别重视道...
关键词:上古语类文献 生成方式 仪式型 政典型 教学型 著述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