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2007]11)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车绍留张桂仙周梅张桂仙殷雄更多>>
相关机构: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保山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音乐》《艺术教育》《作家》更多>>
相关主题:民族声乐高师声乐教学法声乐教学当代民族声乐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刍议当代民族声乐的和谐发展被引量:2
《民族音乐》2011年第4期107-108,共2页车绍留 张桂仙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边疆民族地区声乐教育与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
我国民族众多,地域广阔,各地方言和风俗都有很大差异,这样就形成了多种多样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西洋美声唱法、世界各地流行音乐流入我国,冲击并影响着民族传统声乐唱法。...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 和谐发展 当代 美声唱法 流行音乐 演唱风格 改革开放 中外文化 
浅谈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作家》2008年第22期253-254,共2页车绍留 张桂仙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边疆民族地区声乐教育与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云教研[2007]11号,阶段性成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化生态的变化和流行音乐的飞速发展,中西文化交融日益频繁、深入,民族声乐也受到了巨大影响,中西的文化碰撞,使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走到了一条很窄的道路上去了。本文针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状况,从理念上与同行...
关键词:民族声乐 新唱法 发展 研究 
浅论高师声乐教学法被引量:3
《艺术教育》2008年第9期42-43,共2页周梅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边疆民族地区声乐教育与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云教研[2007]11号,阶段性成果
声乐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担负着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重任。在现实中高师院校对美声、民族演唱有深入研究,但对中小学声乐教学中的教法研究却很少。为适应我国国民素质教育发展需求,要突出高校声乐教学的"师...
关键词:高师 声乐教学 教学法 
民族声乐教学观探究——对“气息”的认识与研究被引量:1
《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第3期86-89,共4页车绍留 张桂仙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边疆民族地区声乐教育与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云教研[2007]11号
声乐技术训练,是将人体本身作为一件特殊乐器,从发声、发音的动力源泉"呼吸"入手,分析了人体内部肌能、腔体与呼吸运动的自然规律。着重分析了呼吸运动中固有的自然属性,呼吸运动自然属性得以保持的条件,歌唱中气息与呼吸的联系,以及歌...
关键词:民族声乐 声乐气息 客观规律 
音乐教育专业声乐理论课教学探究被引量:1
《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第3期97-99,共3页殷雄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边疆民族地区声乐教育与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云教研[2007]11号
长期以来,在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过程中,一直沿袭着注重学生歌唱技能训练的"一对一"和"小组课"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系统的声乐理论指导,甚至是声乐理论教学的缺失。因此,改革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在声乐教学中加大声...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 声乐理论课 教学 探究 
论民族声乐人才培养观——声乐基础训练阶段教学规律探究
《艺术教育》2008年第6期54-55,共2页张桂仙 车绍留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边疆民族地区声乐教育与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云教研[2007]11号)
文章就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声乐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声乐训练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关注的问题,结合民族声乐教学实践,对民族声乐人才培养观和声乐基础训练阶段教学规律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民族声乐 人才 培养观 教学规律 
歌唱能力的培养探究
《艺术教育》2008年第4期76-77,共2页车绍留 张桂仙 
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边疆民族地区声乐教育与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云教研[2007]11号)。
文章结合民族民间"原生态"唱法及多年声乐教学实践,阐述了民族民间歌唱人才能力的自我培养,着重探讨如何在科学训练中科学发声,培养演唱能力。
关键词:原生态 歌唱 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