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X008)

作品数:10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波刘叶涛徐召清董心刘晓旭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燕山大学四川大学牛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哲学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悖论信念言语行为言和社会本体论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克里普克的信念之谜
《哲学门》2017年第1期209-223,共15页徐召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X008,12AZD07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7C2X051);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5YJC72040001);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skzx2015-sb05,skqy201645)。
克里普克一方面将信念之谜看成是真正的谜题,另一方面也利用信念之谜来回应描述论者对直接指称论的一个批评:同一替换原则在认知语境中失效。在他看来,造成信念之谜的不是直接指称论的同一替换原则,而是关于信念归属句的更一般原则。采...
关键词:信念之谜 同一替换原则 直接指称论 描述论 认知论证 语言或概念混淆 
简论威廉姆森的《四人对话录:我对你错》
《河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97-99,共3页陈波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2AZX008)
威廉姆森的新著《四人对话录:我对你错》(2015)以"反驳相对主义"为主题。相对主义认为:在各种看似相互冲突的看法和主张之间,没有真假对错之分;从其主张者的立场或视角看,它们其实各有道理,都可以是有用的;"知识"和"真理"象征权力,容易...
关键词:相对主义 巫术 科学 逻辑 真理 可错论 
哲学首要是思想家的事业——陈波教授学术访谈录被引量:1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661-668,共8页陈波 刘叶涛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2AZX008);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2ZD072)
本访谈录阐发了如下核心理念:哲学不只是学问,它首先是并且主要是思想家的事业。涉及如下议题:陈波面向问题的治学理念和国际化的治学道路,他近些年对克里普克哲学的系统性批评,他由此发展出的两个语言哲学理论——语义和意义的社会建构...
关键词:哲学 意向性 约定 社会建构论 描述论 悖论 
现代逻辑视域下实质真理论研究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61-77,158,共17页刘靖贤 陈波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之争--回顾、批判与建构”(12AZX008)和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弗雷格哲学著作编译研究”(15CZX035)阶段性成果
真是实质性质,说一个语句是真的意味着说出比这个语句本身更多的内容。实质真理论借鉴弗雷格的涵义确定指称原则以及塔斯基关于对象语言和元语言的区分,避免了多元真理论在统一性和多样性、局部性和全局性之间的纠结。实质真理论包括建...
关键词:实质真理论 建构真理论 分层真理论 
中国古代的六组悖论——从比较哲学的视角看
《哲学门》2014年第2期55-84,共30页陈波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之争--回顾、批判与建构”(批准号12AZX008);“分析哲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新探”(批准号12ZD07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把中国先秦时期思想家所提出的悖论分成六组--关于运动和无穷的悖论,关于类属关系的悖论,语义悖论,认知悖论,相对化悖论,其他的逻辑矛盾,并把重点放在中国悖论与古希腊哲学甚至当代西方哲学中类似悖论的比较上,揭示它们之间的同与异...
关键词:诡辩 悖论 矛盾律 邓析 惠施 公孙龙 庄子 韩非子 墨子 后期墨家 
逻辑悖论、意向报道与“信念之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8-22,共5页刘叶涛 刘晓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X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1FZX024);河北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选拔与培养计划项目(BR2-253)
"信念之谜"不仅是当代逻辑与语言哲学关于名称意义研究的重要课题,还本质地涉及对"相信"这个基本认知范畴的哲学性质的反思。从逻辑悖论视角出发考察信念之谜的矛盾归属,旨在借鉴逻辑悖论研究的成果,重新审视这一谜题的生成机制和解决...
关键词:信念之谜 逻辑悖论 意向状态 报道 被报道之物 
关于逻辑哲学的问答被引量:3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20-25,共6页蒂莫西·威廉姆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之争--回顾、批判与建构”(批准号12AZX008);“分析哲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新探”(批准号12AZD072)的阶段性成果
逻辑哲学的一个具体困难在于: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相比,逻辑学本身有一个欠发达的学科身份。像其现代形式的任何东西都起步非常晚,逻辑学系很罕见,至少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大学中是如此。它目前分布在数学系、计算机科...
关键词:逻辑哲学 元逻辑 数理逻辑 实在论 经典逻辑 逻辑本性 
通向哥德尔之路
《哲学分析》2013年第3期152-163,199,共12页克里普克 徐召清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之争--回顾、批判与建构”(项目编号:12AZX008)和“分析哲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新探”(项目编号:12AZD072)的阶段性成果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是思想史近乎必然的结果,而哥德尔在证明第一不完全性定理时构造的哥德尔句表达了一个可以实际诉说的简易陈述。首先,集合论悖论的存在表明,不受限制的概括公理模式是不一致的,而这足以得出不完全性定理的非构造性证...
关键词:集合论悖论 语义悖论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语言和社会本体论被引量:5
《世界哲学》2013年第3期5-12,共8页J.塞尔 董心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之争--回顾、批判与建构”(批准号12AZX008)和“分析哲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新探”(批准号12AZD072)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言语行为的探讨,有可能解释人类实在和非人类的物理实在之间是如何协调一致的。在分析社会的制度性实在时,我们需要四个概念,即集体意向性、功能的施加、身份功能和建构性规则。使用建构性规则创造身份功能的模式非常类似于第五...
关键词:制度性实在 身份功能 言语行为 
先秦文化中的怪论与悖论被引量:1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56-66,共11页陈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之争--回顾、批判与建构”(12AZX008)
本文对先秦时期的各种怪论、谬误、诡辩和悖论及其相关研究做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包括邓析的"两可之说"、惠施的"历物十意"、辩者"二十一事"、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和"坚白相离"、庄子的许多"吊诡"之辞;概述了墨家所发展的逻辑学说和逻辑...
关键词:两可之说 历物十意 二十一事 公孙龙 庄子 墨经 韩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