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无)

作品数:4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滨有李昌菊贾少英刘秀萍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联合大学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鹿泉市第一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成人教育》《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时代教育》更多>>
相关主题:内化外化道德品质高职院校高职语文教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高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被引量:6
《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11期167-168,共2页李昌菊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传统教学中不适应时代潮流的部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探索新的德育模式,拓展新环境下的新内容、新形式,已经成为学校...
关键词:网络 高职院校 语文 德育渗透 
在数学的天空中塑造学生完善人格
《时代教育》2008年第10期166-166,共1页刘秀萍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2006年会暨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活动作为哲学范畴,特指人的活动即主体活动,是个体自觉地与客体(活动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人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才能主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现实,并在这一过程中改造、发展、完善人本身。作者在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活动 中学数学 人格 学生试讲课 
发挥《法律基础》课程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的思考被引量:1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58-61,共4页贾少英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阶段性成果。
高校的《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单纯地向大学生传授法律基础知识,而是要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综合运用法学理论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关键词:法律基础 思想品德 教育功能 法律意识 法律素质 
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内化与外化运行机制被引量:10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1-5,共5页王滨有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阶段性成果。
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是内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励要素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它需要经过两个飞跃:一是外在的社会意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从而实现从社会意识到个体意识的飞跃;二是实现从个体意识到道德行为...
关键词:机制 内化 外化 评价响应 信息反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