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708B01-04)

作品数:17被引量:9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修志龙冯恩民刘德华王晓琳唐宇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系统科学与数学》《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工程数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1,3-丙二醇脱盐电渗析发酵液KLEBSIELLA_PNEUMONIAE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微生物间歇发酵比生长速率辨识及优化算法被引量:3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611-616,共6页宫召华 冯恩民 修志龙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1BA708B0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871033;70772026)
根据微生物间歇发酵甘油生产1,3-丙二醇过程的特征及动态行为,建立了能够更好地描述微生物间歇发酵过程的含控制函数和参数的动力系统,证明了该系统的一些性质.以实验数据和计算值之间误差平方和最小为性能指标,建立了系统辨识模...
关键词:动力系统 系统辨识 粒子群算法 参数优化 间歇发酵 
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脉冲系统的参数辨识及稳定性被引量:1
《系统科学与数学》2008年第7期802-810,共9页申丽娟 冯恩民 陈宝凤 修志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6005);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708B01-04)资助课题
针对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非线性脉冲系统,建立敏感参数的优化辨识模型(PDP),论述了模型解的性质、解与参量的关系以及辨识问题最优解的存在性.通过构造算法求得辨识问题最优解,并讨论了新参数下脉冲系统解的稳定性.
关键词:稳定性 参数辨识 批式流加发酵 非线性脉冲系统 
微生物连续发酵稳定模型的算法与收敛性被引量: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z2期1907-1909,共3页李晓红 冯恩民 修志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471014;10671126);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708B01-04)
该文以微生物连续发酵制取1,3-丙二醇为实际背景,研究了以稳定性条件为主要约束的优化模型的算法及收敛性。以该优化模型的最优性函数等于零为结束准则,仿照Armijo一维线搜索方法确定步长,最速下降法确定搜索方向构造了优化算法,并进行...
关键词:算法 收敛性 最优性函数 
微生物间歇发酵生产1,3-丙二醇过程辨识与优化被引量:13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771-774,共4页高彩霞 王宗涛 冯恩民 修志龙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1BA708B0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471014)
以肺炎杆菌转化甘油生成1,3-丙二醇(1,3-PD)的过程为研究体系,根据微生物间歇培养过程的特征及动态行为,建立了简化的间歇发酵过程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及其参数辨识模型,论述了动力系统与辨识问题解的存在性,并求得最优辨识参数.以初始底...
关键词:间歇发酵 1 3-丙二醇 参数辨识 最优控制 
不同甘油原料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研究被引量:7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6年第5期14-17,共4页徐友海 刘海军 赵晶 修志龙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1BA708B01-04);"973"计划项目(2003CB716000)
对克雷伯氏菌在厌氧条件下以甘油为原料发酵生产1,3丙-二醇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甘油对菌体生长和产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批式流加发酵的方式,以纯甘油作为原料时,发酵液中1,3丙-二醇的质量浓度最高达到72.15g/L,从甘油到1,3丙...
关键词:1 3-丙二醇 克雷伯氏菌 厌氧发酵 甘油 
酸处理后1,3-丙二醇发酵液电渗析脱盐研究被引量:6
《现代化工》2006年第z2期249-251,253,共4页徐丰 戴玲妹 刘德华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708B01-04)
研究了1,3-丙二醇发酵液经酸处理之后电渗析脱盐的情况。经酸处理后发酵液中的盐类由乳酸钠、丁二酸钠、乙酸钠变成硫酸钠,实验证明电渗析脱除酸处理后无机盐较传统工艺中电渗析脱有机盐,速率增大1倍,1,3-丙二醇损失率减小80%,电流效率...
关键词:1 3-丙二醇 发酵液 电渗析 脱盐 
有氧条件下Klebsiella pneumoniae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研究被引量:3
《现代化工》2006年第z2期297-300,共4页陈振 刘宏娟 刘德华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2001BA708B01-04)
探讨了有氧条件下利用Klebsiella pneumoniae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可能性,研究了通气量、初始底物浓度、pH和3-羟基丙醛等因素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当空气通量为0.25vvm时,1,3-丙二醇的得率和生产强度与厌氧时相近.有氧条件下,当初始甘油...
关键词:1 3-丙二醇 KLEBSIELLA PNEUMONIAE 好氧发酵 3-羟基丙醛 
氧对Klebsiella pneumoniae产1,3-丙二醇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过程工程学报》2006年第1期96-99,共4页林日辉 刘宏娟 孙燕 郝健 程可可 刘德华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1BA708B01-04)
考察了氧对Klebsiellapneumoniae发酵产1,3?丙二醇(PDO)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厌氧或供氧条件下,K.pneumoniae都能利用甘油产PDO.起始甘油浓度20g/L,发酵时间4h,在充分供氧条件下,PDO产量仅为1.1mmol/L;但在微量供氧条件下,PDO产量...
关键词:KLEBSIELLA PNEUMONIAE 1 3-丙二醇  代谢 
微生物间歇发酵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性质及最优控制被引量:8
《运筹学学报》2005年第4期89-96,共8页李晓红 冯恩民 修志龙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1BA708B01-04)资助.
本文针对微生物间歇发酵制取1,3-丙二醇非线性动力系统,以产物1,3-丙二醇的生产强度最大为目标泛函,建立了最优控制模型.用不可微优化理论与方法证明了模型最优解的存在性.论述了最优性函数与一阶最优性条件的等价性.
关键词:运筹学 间歇发酵 非线性动力系统 最优控制 最优性函数 
色氨酸生物合成的稳态优化被引量:8
《工程数学学报》2005年第6期975-982,共8页徐恭贤 冯恩民 邵诚 修志龙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BA708B01-04).
本文研究了色氨酸生物合成的稳态优化。针对色氨酸生物合成过程的三维非线性动力系统,建立了使色氨酸消耗和分泌的综合项最大的稳态优化控制模型。根据IOM方法,将非线性优化问题近似转化为线性优化问题来求解,最后得到了一个稳定而且鲁...
关键词:色氨酸生物合成 稳态优化 间接优化方法 S-系统 鲁棒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