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1YBA288)

作品数:6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秋杨范娜更多>>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现代外语》《江苏外语教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转喻英语THINK性体验主观性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延伸型虚拟位移表达的类型学研究被引量:20
《现代外语》2014年第6期753-762,872,共10页李秋杨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英虚拟位移的体验性认知研究"(11YBA288)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无定名词短语的语义特征研究"(08BYY004);河北省哲学社科基金研究项目"英汉空间范畴习得的多维比较研究"(HB14YY022)的资助
虚拟位移是一个物体或一种抽象概念在空间中发生的隐喻化运动过程。本文在对比真实位移表达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探讨虚拟位移的语言类型基本划分条件,考察英汉西日四种语言中虚拟位移表达在路径、方式及位移主体等特征上存在的共性和差异...
关键词:虚拟位移 延伸路径型 认知基础 共性 差异 
英语虚拟位移中的概念整合和转喻被引量:18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99-106,157,共9页范娜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运动模式的英汉虚构运动表达认知对比研究"(2013SJB750028);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青年精品)课题"虚构运动与英汉翻译实践的互动研究"(13SQC-207);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英虚拟位移的认知体验性研究"(11YBA28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20110101)
本文具体分析了英语3类虚拟位移——延伸、临现和指示路径——中的概念整合过程和转喻机制。研究发现,3类虚拟位移的概念整合过程可以概括为"真实位移与静态物体方位(即动与静)"的概念整合,它反映了输入空间I1中的"动"与输入空间I2中的"...
关键词:虚拟位移 概念整合 转喻 认知 
汉英指示路径虚拟位移对比研究被引量:22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15-19,共5页范娜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运动模式的英汉虚构运动表达认知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750028);江苏省社科研究(青年精品)课题"虚构运动与英汉翻译实践的互动研究"(项目编号:13SQC-207);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英虚拟位移的认知体验性研究"(项目编号:11YBA28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部分成果
指示路径虚拟位移包含的认知要素有位移主体、位移、路径、方式、持续时间和距离。认知要素的语义特点体现了人类内在的认知过程,对汉语和英语指示路径虚拟位移认知要素的研究表明汉语和英语此类表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人类的认知共性:...
关键词:指示路径 虚拟位移 位移事件 认知要素 
“我想”与I think的语义和功能考察被引量:4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16-21,共6页李秋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留学生汉语时体范畴习得过程中的‘共性’;‘个性’和‘变异性’研究"(10YJC740009);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英虚拟位移表达的体验性认知研究"(11YBA288)
网络博客们在虚拟社区中以键盘输入的书面形式进行交流,他们经常以"第一人称与内隐动词共现"这一结构缩短博客们和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读者"身临其境"的效果。本文通过对电子语篇中的语法化形式"我想"和I think语义、功能的探讨,对...
关键词:内隐动词 我想 语义 功能 
汉英电子语篇中“第一人称与内隐动词共现”结构考察被引量:1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29-32,共4页李秋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留学生汉语时体范畴习得过程中的‘共性’、‘个性’、‘变异性’研究”(10YJC740009);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英虚拟位移表达的体验性认知研究”(11YBA288)的阶段性成果
语言的功能不仅客观地表达命题思想,还表达交际主体的观点、情感和态度。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仅需要借助表达实际意义和客观描述的词语,同时还会添加自己的主观见解,把自己说话的目的和动机同时传达给交际对方。语言...
关键词:“第一人称与内隐动词共现”结构 使用频率 语篇功能 语篇主题 汉英对比 
“以动写静”——虚拟位移事件的主观性体验被引量:4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2年第1期71-75,共5页李秋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为:10YJC740009);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英虚拟位移表达的体验性认知研究"(批准号为:11YBA2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观,探讨延伸路径类和相对框架路径类虚拟位移表达产生的空间和视觉感知体验。研究发现,虚拟位移表达的产生和人们的身体经验有直接关系,它存在于人类认知系统的各个层面。虚拟位移事件一方面说明了人类语...
关键词:虚拟位移 延伸路径 相对框架路径 主观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