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YY014)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秀兰刘昌富李明远陈秀兰刘捷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训诂学报》《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贺州学院学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语源移情词义波罗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波罗奢花”不是“鸡冠花”
《中国训诂学报》2021年第1期22-27,共6页陈秀兰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魏晋南北朝佛经中的语言接触及其演变研究”(11XYY014)的资助
依据历史文献和现代生物科学,本文考证了“波罗奢花”一词的来源和意义,纠正了《汉语大词典》《辞源》《佛学大辞典》《翻译名义集》对于“波罗奢花”的错误理解。“波罗奢花”是印度产的木本植物波罗奢树的花。“波罗奢树”是梵文词pal...
关键词:波罗奢花 词义 语源 
“桂香”考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年第1期66-71,共6页陈秀兰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魏晋南北朝佛经中的语言接触及其演变研究"(11XYY014)
"桂香"是指生长在印度的一种植物tagara的香气。"桂"是tagara的意译,它的学名叫做tabernaemontana coranaria,是一种属于夹竹桃科山辣椒属的植物,它的叶、皮、根均可入药,也可以制成香料。tagara逐字音译为"多伽罗",也音译加(兼)意译为...
关键词:梵汉对勘 桂香 意义 来源 
主观化与古代汉语“N所V”结构的双重身份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年第2期1-6,97,共7页陈秀兰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魏晋南北朝佛经中的语言接触及其演变研究"(11XYY014)
文章研究古代汉语"N所V"结构的表述功能和表情功能。当"N所V"结构表示判断、陈述一个客观事实的时候,就体现了语言的表述功能;当"N所V"结构表示被动、表达一定的情感,即表达不如意或如意的主观感觉时,就体现了语言的表情功能。表示判断...
关键词:主观化 N所V 判断 被动 移情 
“铁围”考
《贺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63-68,共6页陈秀兰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1XYY014);香港教育学院项目(RGB55/2008-2009)
"铁围"一词在近代文献中多见,有两个意义:一是指铁围山;二是指地狱。"铁围"一词源于佛教经典,又作"铁围山"。通过对勘《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金光明经》、《妙法入楞伽经》等佛教经典的梵、汉文本中的相应语料,我们认为"铁围"...
关键词:铁围 铁围山 语义 语源 
解读汉译本《撰集百缘经》对梵语过去发生之行为的翻译方式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444-449,共6页陈秀兰 李明远 刘昌富 刘捷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魏晋南北朝佛经中的语言接触及其演变研究>(编号:11XYY014)
佛教经典的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历经千年,其翻译方法、翻译模式、翻译理论对中国后世的翻译产生很大的影响。论文旨在解读汉译本《撰集百缘经》对于梵语原典Avadāna ataka中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行为的翻译方式,为中国佛经...
关键词:撰集百缘经 Avadāna ataka 翻译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