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F09-10D61)

作品数:16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叶当前刘贺更多>>
相关机构:安庆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咸阳师范学院学报》《北方论丛》《牡丹江大学学报》《古籍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送别诗《嵇康集》六朝桐城派校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叶渭清、马叙伦对《嵇康集》的校勘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7-14,共8页叶当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六朝送别诗研究"(编号:13FZW058);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嵇康文学研究"(编号:AHSKF09-10D61);安徽省教研项目(编号:2013jyxm578)
叶渭清《嵇康集校记》是《嵇康集》重要的校勘成果。叶氏参校明本及历代选本、注本、类书等文献,并请马叙伦审正,马氏撰写《嵇康集》校勘记予以补正。叶、马二校的区别在于叶渭清侧重不同版本的对校,往往出校诸家异文,而不决是非;马叙...
关键词:叶渭清 马叙伦 《嵇康集》 校勘 
桐城派古文家对阮籍《咏怀诗》的接受被引量:2
《中国韵文学刊》2014年第4期37-44,共8页叶当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六朝送别诗研究"(13FZW058);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嵇康文学研究"(AHSKF09-10D61);安徽省教研项目(2013jyxm578);安徽省级精品课程"中国文学批评史"(2008JPK01)
桐城派古文家通过选本、考评、圈点、诗话的方式品鉴了阮籍的《咏怀诗》,从姚范《援鹑堂诗话》的考评,到刘大櫆《历朝诗约选》、梅曾亮《古文词略》、曾国藩《十八家诗钞》、吴汝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选》《古诗钞》、吴闿生《古今体诗...
关键词:桐城派 阮籍 《咏怀诗》 接受 
“雅志不得施”之后的“冲净”——嵇康《述志》诗中的心路历程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92-196,共5页叶当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六朝送别诗研究"(13FZW05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诗品><文心雕龙>之比较研究"(11BZW019);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嵇康文学研究"(AHSKF09-10D61)
嵇康两首《述志》诗,排比意象,寓物述志,表面写游仙、求隐,实质是求索咏志,既是对传统诗学言志精神的传承,又是对老庄、儒家处世方式的思考,展示了"雅志不得施"到"冲静得自然"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嵇康 《述志》 雅志 求隐 
戴明扬对《嵇康集》目录编次的考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58-62,共5页叶当前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F09-10D61);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1BZW019)
《嵇康集》屡经辗转,诗文目录在不同版本及著录称引中各有同异,编次也缠夹混乱,在鲁迅《嵇康集考》及辑校本的基础上,戴明扬充分利用吴宽丛书堂抄本,细致考证了《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等诗文称题;要言不烦地考证了吴抄本称题讹误...
关键词:戴明扬 鲁迅 《嵇康集考》 《嵇康集校注》 
论中古离别诗的意象被引量:2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76-181,共6页叶当前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1BZW019);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F09-10D61)
按照诗人所选物象与离别的关系来看,中古送别诗的离别意象主要有三种类型:空间隔离型、送别地名型、飞翔运动型。空间隔离型意象主要以两地遥不可及的物象或地名来表达诗人主观情意,经常运用的意象有歧路及两两相对的背反组合意象等;送...
关键词:中古 离别诗 意象 
现代语境下美的本质新辩——从“美是难的”接着讲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8期60-62,共3页刘贺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F09-10D61)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的《大希庇阿斯篇》以"美是难的"作为狡猾的苏格拉底与愚弱的希庇阿斯辩论的最终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于美的本质仍然处于困惑和难圆其说的状态。因此在新的时代语境之下,对于"美的本质"进行新的讨论和归纳是...
关键词:美的本质 现代语境 时代特色 美育 
论戴明扬对《嵇康集》目录编次的考证
《古籍研究》2013年第2期210-216,共7页叶当前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嵇康文学研究”(AHSKF09~10D61)阶段性成果
在字用里面,我们有必要谈一下合文运用,因为战国楚系文字中,合文的运用在这个时间段里、在种种载体中,呈现出新的面貌,体现出新的特点,并且,对合文综合考察有着很大的意义和价值。合文这种在古文字中持续上千年、使用很普遍的书写现象...
关键词:合文 吴振武 上博简 专文 战国时期 综合考察 楚墓 简帛 古币文编 信阳楚简 
六朝送别诗“感物取象”探论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13年第3期21-25,共5页叶当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诗品>;<文心雕龙>之比较研究"(编号:11BZW019);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嵇康文学研究"(编号:AHSKF09-10D61)阶段性成果
送别之际,与离别相关的景象容易触发主客的感情涟漪。感物取象、化物象为意象,在意象中浸润诗人的离愁别绪,是六朝送别诗意象生成的主要方式。六朝送别诗感物取象主要侧重于自然物象与社会物象,所取意象有着非常强的写实性。追溯感物取...
关键词:六朝 迭剐诗 感物取象 感物吟志 
论诵读教学被引量:2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46-150,共5页叶当前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F09-10D61)
诵读是一种颇具民族特色的读书方式,也是一种传达美与表现美的艺术,自古就被学人士子广泛接受,深入实践。桐城派文人从刘大櫆、姚鼐等就开始探索诵读方法,曾国藩、姚永朴等指导诵读亦多深切会心之见,桐城派古文诵读因此而别具一格。从...
关键词:诵读教学 桐城派 美学标准 吟诵 
六朝送别诗常用地名及文化意义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82-85,共4页叶当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751098);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F09-10D61)
中国古典送别诗中,一些富有深刻文化底蕴的地名词出现频率非常高,梳理六朝送别诗,方山、北亭、征虏亭、中兴堂、新渚、新亭、后渚、乐游苑、领军府、何山、竹亭、乌亭、新林、建兴苑等都是经常入诗的地名词,结合历史地理资料,考察这些...
关键词:六朝 送别诗 地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