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AZD054)

作品数:11被引量:11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孙正聿杨晓张艳辉高超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哲学研究》《学术研究》《天津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哲学辩证法《实践论》《矛盾论》矛盾论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靶子”、“灵魂”和“血肉”:《哲学通论》的立意与追求被引量:8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4期5-13,共9页孙正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ZD054)
《哲学通论》是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应运而生"的。它所针对的"靶子"是如何理解哲学、怎样进行哲学研究和哲学教育;它的"灵魂"就是一个"通"字,"融通"古今中外哲学,"贯通"哲学与生活,"变通"各异其是的哲学观,"打通"哲学的理...
关键词:《哲学通论》 思想的前提批判 表征的存在方式 哲学的思想道路 
“科学”意谓一种标准——与邓晓芒教授商榷被引量:1
《哲学分析》2017年第3期145-151,共7页高超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哲学史"(项目编号:11AZD054)的支持
邓晓芒教授在《作为"大科学"的人文科学——一种"正位论"的思考》一文中,基于德语Wieesnschaft一词的广泛含义提出,不是自然科学为人文科学奠基,而是人文科学为自然科学奠基;人文科学不是自然科学方法在人文领域内的运用,相反,自然科学...
关键词:科学 哲学 标准 范式 
论哲学的思辨与体验
《人文杂志》2016年第7期1-8,共8页杨晓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史"(11AZD05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解析"(12JJD710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文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2012BS004)
思辨是朝向绝对性的,必定要经受矛盾、反转并实现自我超越,以此构成了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之间的反思性关联。反思作为经验向概念、存在向本质的回归,建立了经验自身的内在统一性,把经验的外部给予转化为内在本有,实现了经验的自在自...
关键词:思辨 体验 绝对性 反思 具体的普遍性 
思想的客观性与人文科学的逻辑
《学术研究》2016年第6期32-38,共7页杨晓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解析”(12JJD71000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史”(11AZD05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文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2012BS004)的阶段性成果
哲学基本问题的反思层次与人文科学的逻辑是息息相关的。自我意识平面以思想意向对象的普遍必然性所确立的"客观性",在人文世界中表现为反思判断力提供的生命情感的有机统一性。马克思把人文世界的作品指认为思想想像现实的意识形态幻觉...
关键词:思想的客观性 自我意识平面 社会—语言形式平面 人文科学的逻辑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想基础——论意识形态的自主本性被引量:1
《天津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30-40,共11页杨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史"(项目号:11AZD05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解析"(项目号:12JJD710002)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所能把握的是人的经济部分,不能为科学所限定的部分是不同于现实规定的另一种真实。意识形态作为想像的真实,与经济基础相关,又有着自身的独立性,它不是一种颠倒的认识或反映,而是一种生产,以完成分裂的阶级社会的整全...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意识形态 自主活动 想像的真实 
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被引量:29
《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22-37,203-204,共16页孙正聿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史"(项目号11AZD054)的阶段性成果
时代变革必然引发哲学观念变革。在人类文明史上,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改变了人类的存在方式及其自我意识,并因此改变了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的哲学。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正在以"现代性"为标志的"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发生日益深刻的变...
关键词:哲学观 世界观 本体 反思 表征 
“内蕴形而上学”的文化本体观
《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6期12-20,共9页杨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ZD05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2BS004)
形而上学是人的天命,"本体"作为其所求之"对象"是"无",一种追本溯源的意向性追求。形而上学对本体的理论态度构成了时代水平的人与世界、思维与存在的最深层次的统一性原理。本体论以理论的方式所从事的时代精神之实践,就是"思想的前提...
关键词:文化本体 “反思—回忆” 思存同—性 本体的实践 内蕴形而上学 
存在经验、概念与表征——论孙正聿先生的“哲学表征说”被引量:2
《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3期32-38,共7页张艳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ZD054)
经过德国古典哲学对思维能动性的发现和论证以及分析哲学向德国古典哲学的回归,人们对哲学概念作为纯粹思维的认识由微而显,现代哲学对哲学生活基础的追溯也使哲学对人们存在经验的特殊作用逐步明朗化。哲学概念作为纯粹思维,以其内在...
关键词:概念 存在经验 表征 存在的意义 
毛泽东的“实践智慧”的辩证法——重读《实践论》《矛盾论》被引量:61
《哲学研究》2015年第3期3-10,128,共8页孙正聿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史"(编号11AZD054)的阶段性成果
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既是实践论的矛盾论,又是矛盾论的实践论。从理论性质上看,这两部著作都是实践论的认识论;从理论内容上看,这两部著作都是实践论的辩证法;从理论渊源上看,这两部著作都发挥了"辩证法也就是认识论"的基本...
关键词:实践论 矛盾论 实践智慧 辩证法 
人与世界的否定性统一——高清海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被引量:5
《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32-36,共5页孙正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史"(项目号:11AZD054)的阶段性成果
如何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对这个根本性问题的理论回答,构成哲学的世界观。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理解为否定性的统一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这是高清海哲学思想的核心观点。哲学的发展史,是探究和反思人与世界关系...
关键词:人与世界关系 实践观点 思维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