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212ZD018)

作品数:12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向柏松段超莫代山李然马晓京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长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中华文化论坛》《三峡论坛》《北京教育(德育)》更多>>
相关主题:文化传承传承传承发展传承体系高校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铸牢中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逻辑与实践理路被引量:2
《北京教育(德育)》2020年第10期37-41,共5页李超 段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12&ZD018)的阶段性成果
中学生作为社会公民中较为特殊的知识群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重要的职责与义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亦为中学生群体提供人格塑造、指导方略、全面发展等价值意蕴。基于中学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等特征,结合当前中学关于...
关键词:中学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 
乡村振兴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村镇保护与建设研究——以湖南湘西州里耶古镇为例被引量:2
《三峡论坛》2020年第2期43-48,共6页李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开发利用我国各民族关键符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调研报告”(13AZD05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12&ZD018)。
湖南湘西州里耶古镇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驱动下民族旅游得以发展,其里耶古城文化遗址、里耶秦简博物馆、里耶明清古街、里耶后街俨然成为目前最具民族文化竞争力的四个重要标识。同时,里耶古镇正面临交通不畅,历史因素与现代因素矛盾,里...
关键词:里耶 特色村镇 保护 发展 
新时代民族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以国家民委所属高校为例被引量:16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38-43,共6页段超 李秀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12&ZD018)
近年来,国家民委所属高校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传承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不尽完善;优秀传...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国家民委所属高校 传承体系 
村落场域中民族文化传承实践及其逻辑——基于广西靖西市旧州村歌圩文化的个案考察被引量:9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36-41,共6页姚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壮族歌场文化传承性保护研究”(16BMZ07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12&ZD018)
村落是传统中国最基本的社会单元,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最普遍的实践空间。传统村落中相沿承袭的生活习俗发挥了场域惯习的建构作用,它为村落成员的日常行为规定了文化范型,引导着他们不断成长,村落传统文化便在村民们社会化发展的生活...
关键词:文化传承 实践逻辑 传统村落 歌圩文化 场域 广西壮族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技术传承研究被引量:6
《中华文化论坛》2018年第1期67-74,共8页莫代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2&ZD018)成果之一
数字化技术对促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使用数字化技术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规律、传统文化当下遭遇、人民群众现实需求、文化产业发展多方面因素决定的。虽然文化数字化传承具有参与广、互动强、文化创新便捷等...
关键词:民族文化 数字化技术 传承 对策 
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重构与传承发展体系再造——以土家织锦为例被引量:5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89-94,共6页李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2&ZD018);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开发利用我国各民族关键符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调研报告"(项目编号:13AZD056)
文化生存空间的萎缩、传承发展体系的断裂、传统文化资源的破坏与文化基因流失致使土家织锦的文化生态失衡。在文化保护政策法规对文化生态的修复和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推动下土家织锦由"乡土生态"向"市场生态"转型过程中,土家织锦文化...
关键词:土家织锦 民族传统文化 文化生态 
“和平跨居”背景下云南省德宏州跨界民族文化传播研究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44-50,共7页李锦云 耿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别化政策研究”(15BMZ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12&ZD018);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项目“南方跨界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路径、效果及策略”(2015-GM-154)阶段性成果
我国西南地区跨界民族自古以来和邻国民族处于"和平跨居"环境中。云南省德宏州利用这种有利环境构建了一个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综合化、传播方式立体化、传播范围层次化的民族文化传播平台。德宏州跨界民族通过实体传播与符码传播...
关键词:和平跨居 德宏州 跨界民族 文化传播 
端午节传承发展方式分析被引量:1
《文化遗产》2015年第6期111-123,共13页向柏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批准号:12&ZD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端午节发端于先秦时期一种单一的辟邪习俗,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定型,成为以辟邪、龙舟竞渡为中心的大型节日,并传承至今,其传承发展方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其传承方式主要有:引申传承、融合传承、采借传承、置换传承、变异传承...
关键词:引申传承 融合传承 采借传承 置换传承 变异传承 展演传承 
中国创世神话形态演变论析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14年第6期65-76,共12页向柏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批准号:12&ZD018)阶段性成果
中国创世神话经历由零碎、简短、残缺的原生形态到连贯、复杂、完整的系统形态的漫长发展历程。这一历程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形成创世神话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原生形态、衍生形态、系统形态。系统形态创世神话是中国创世神话成熟的标志...
关键词:创世神话 原生形态 衍生形态 系统形态 
“恩施旅游形象”文本的话语分析——关于“中国旅游新发现:湖北恩施”的个案研究被引量:1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72-77,共6页马晓京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GSZ12001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话语策略,通过语言文字策略、声像策略、多媒体策略来实现,从"中国旅游新发现:湖北恩施"文本中的代词、动词、引文引语、文本主语、文本中的主位分析,其文本实现了指示语、互文性、及物性、行为施动者和信息提示的话语...
关键词:旅游营销 旅游话语 湖北恩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