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CZW004)

作品数:20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谭善明殷学明谭德生张帆赵文兰更多>>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山东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济宁市第十三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岳论丛》《社会科学家》《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意识形态修辞罗兰·巴特修辞学审美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杜夫海纳的文艺观及其启示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120-124,共5页殷学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研究"(08CZW004)的阶段性成果
杜夫海纳对于艺术的基本观念是:艺术作品只是潜在的审美对象,只有通过审美知觉主体的呈现,艺术作品才能实现自身。艺术不能通过语言即阐释来理解艺术,而是通过艺术自身的呈现来理解语言以及人自身的存在,所以艺术是审美主体返回自身发...
关键词:杜夫海纳 审美对象 知觉主体 语言 呈现 
修辞与解构的游戏——耶鲁学派文本理论研究被引量:2
《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1期22-26,共5页谭善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研究"(08CZW004)的阶段性成果
修辞是耶鲁学派文本理论的出发点,这一点往往被研究者忽视。耶鲁学派强调文本的修辞本性以消解形而上学的干扰,突出文本"自我解构"的修辞游戏以促成意义的无限增殖,他们用"寓言"、"重复"、"误读"这样的术语以指涉文本的差异性运动,这也...
关键词:耶鲁学派 修辞 解构 文本理论 
罗兰·巴特“社会神话”的修辞学分析被引量: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20-124,共5页谭善明 
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研究"(08CZW004)
不同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传说,巴特所说的"社会神话"指弥漫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各个方面的广泛被人们认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它们表面上看似自然,实则是虚构的符号或者说是意识形态。社会神话以独特的修辞方式进行虚构,在形成过...
关键词:社会神话 修辞 意识形态 文化 
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研究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13年第7期150-154,共5页谭善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研究"(08CZW004)部分成果
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是西方20世纪修辞观念的重要线索。修辞的审美过程,以"陌生化"的方式吸引人们的感官,从形式上为新观念开辟道路;意识形态过程则表现为话语权力的争夺,是以"新的"认知观念取代"旧的"认知观念。尼采以来的思想家们通...
关键词:审美 意识形态 修辞观念   
用事:一种中国特色的诗法被引量: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56-59,共4页殷学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8CZW004);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2012192)
用事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的一种修辞手法,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先秦两汉时期,即"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萌发期;二是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即该不该用的讨论期;三是宋代以后用事开始趋于成熟,进入如何用的成熟期...
关键词:用事 修辞 诗法 中国特色 审美文化 
关于“无”的真理:比较视域中的中西修辞美学观念论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43-49,共7页谭善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研究"(08CZW004)
审美和意识形态的变奏是20世纪西方修辞美学观念的重要内容。这一观念强调从审美走向意识形态是修辞活动的一半,从意识形态重返审美也是任何话语不可逃避的命运。尼采等人的修辞观念中强调生成的游戏、语言的游戏、解构的游戏,这是对世...
关键词:审美 意识形态 修辞美学  真理 
论罗兰·巴特的文化修辞学被引量: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7,共7页谭善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CZW004):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研究
文化中充满着意识形态之物,但文化时常以一种普遍性和自然性的姿态出现,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世界。文化的影响借助修辞展开,不易被人察觉,更不易遭受反对。巴特的文化修辞学批判直指意识形态堡垒内部,破解了意识形态神话的修辞秘密:...
关键词:文化 修辞 意识形态 文化修辞学 
解构主义文学误读理论辨正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26-130,共5页谭善明 蔚凤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研究"(08CZW004)
解构主义文学误读理论的"误读"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有必要对其进行辨正:第一,误读理论并不只是强调读者的阐释活动,同时关注的是一个更为宏观的经典文本的历时性差异运动,而在这种运动之中,"作者的焦虑"才是关键所在;第二,误读理论在肯...
关键词:解构主义 文学误读理论 焦虑 创新 辨正 
论耶鲁学派文学修辞观念的理论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6,共6页谭善明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8CZW004):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变奏: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研究
修辞问题是耶鲁学派关注的首要问题,他们一方面对文学进行盛况空前的修辞批评,另一方面又对修辞自身进行质疑和批判,实现修辞秩序的重建,从而实现对文学中形而上学话语的全面清理。这样一种现代性的文学修辞观念不是空穴来风,而是20世...
关键词:耶鲁学派 修辞学 新批评 德里达 尼采 
细节·象征·主题——曼斯菲尔德《洋娃娃的房子》之重释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年第5期25-27,共3页赵文兰 张帆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8CZW004);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资助项目(J11WD03)
英国现代主义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新西兰儿童故事《洋娃娃的房子》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藏着多层象征性主题涵义。细节、象征和意象是女作家揭示小说主题的良好载体。小说中,大量细致的细节描写以及诸如"影子""大门""房子""灯...
关键词: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洋娃娃的房子》 主题 细节 象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