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XJC720003)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唐圣更多>>
相关机构:湛江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康学院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艺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牟宗三化境美学研究圣人一念三千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大德敦化与审美愉悦——牟宗三论圣人化境对美学研究的启发
《文艺研究》2013年第6期57-65,共9页唐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牟宗三美学的自由观念研究"(批准号:10XJC720003);湛江师范学院人文社科专项项目(批准号:ZW1109)阶段性成果
依牟宗三,儒家所言的圣人化境是一大德敦化的境界。实现这一境界的途径是笃实的道德实践工夫:一是罗近溪所极力弘阐的破光景工夫;二是胡五峰所特彰的逆觉体证工夫。儒家的德行优位化世智慧,特别注重通过道德实践而实现生命的向上奋斗,...
关键词:牟宗三 审美愉悦 圣人化境 道德实践 
牟宗三论智的直觉之儒家义对美学研究的启发被引量: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19-124,共6页唐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牟宗三美学的自由观念研究(10XJC720003)
智的直觉理论在牟宗三哲学美学思想里居于最根基的位置。牟宗三首先分疏了智的直觉在义理上的儒家形态何所,其次从理论上说明我们确有此一种直觉,以及此一种直觉在我们生活实践里是可以证显出来,表明依儒家智慧形态言我们确有智的直觉...
关键词:牟宗三 智的直觉 儒家 圣人化境 审美境界 实践-修证美学 
菩提心与圆融自在——牟宗三《佛性与般若》的美学向度被引量:2
《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27-33,共7页唐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牟宗三美学的自由观念研究"(10XJC720003)
牟宗三在《佛性与般若》一书里,所描述的佛菩萨境界是一菩提心即寂即照的圆融无碍的自由状态,从美学视域来看,亦是一审美境界的极致状态。天台圆教系统所彰著的相而无相无相而相的圆融义理,是探索建构实践-修证美学系统重要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牟宗三 佛性 般若 实相 无相 一念三千 审美愉悦 
智的直觉与实践-修证美学——依牟宗三智的直觉理论而来的美学形态被引量:2
《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21-25,共5页唐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牟宗三美学的自由观念研究"(10XJC720003)
牟宗三依据中国智慧传统肯认并证成智的直觉,并进一步证成实践的形上学。此语境里的实践,在儒家是道德实践,在道家是斋心坐忘,在佛家是般若智观,皆具有内在的指向性意义。故此语境里的实践,实是修证义的。故吾人言依中国智慧传统而来的...
关键词:牟宗三 智的直觉 物之在其自己 实践的形上学 美学形态 
圆成之和与美的判断——牟宗三美学之初期形态被引量:1
《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唐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牟宗三美学的自由观念研究"(10XJC720003)
牟宗三在宇宙论层面上主张美学世界是一圆成世界,认为审美判断应是一具体真实的判断,而不是知识世界与道德世界的桥梁,并依据儒家智慧在道德天心通天彻地直贯处提出寂照一如作为美学研究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牟宗三 圆成 审美判断 天心寂照 儒家智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