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2JAZJD720018)

作品数:24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任晓明王左立张晓芒梁义民陈锐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西社会科学》《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逻辑逻辑学达米特直觉主义逻辑辩护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自然科学总论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也谈无“是”即无逻辑被引量:3
《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23-29,共7页王左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2003年重大项目(02JAZJD720018)的成果之一
如何看待"是"对逻辑的影响,这不仅是一个中国逻辑史研究的问题,也涉及到一些重要的逻辑哲学问题。本文考察了"是"字在传统词项逻辑理论中的作用,分析了逻辑与语言的关系,阐明了古汉语中没有"是"对于中国古代没能产生类似于西方传统词项...
关键词:“是” 形而上学 语言 传统词项逻辑 
达米特对直觉主义逻辑的辩护被引量:5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46-51,共6页任晓明 谷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2JAZJD720018)
直觉主义逻辑是达米特语义反实在论的基础。他对直觉主义逻辑的辩护包括证明论、模型论或语义学、意义理论三个层次,他论证了直觉主义逻辑规律是自我辩护的、其语义解释可以避免循环论证,阐明了直觉主义逻辑和经典逻辑之争的逻辑哲学内...
关键词:直觉主义 演绎 辩护 
次协调型科学哲学的兴起及其意义——从逻辑的观点看被引量:1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52-56,共5页桂起权 李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2JAZJD720018)
从次协调逻辑的视角看,作为科学哲学中心问题的合理性、进步、真理三者统一于协调。合理性在于协调性,协调是进步的理想状态,一个理论被称为真理,是因为它具有较大的协调力。因此,合理性标准、理论进步标准、真理标准三者实际上可以统...
关键词:科学合理性 次协调逻辑 逻辑哲学 科学哲学 
非经典逻辑观与法律论证的评价——兼论苏珊·哈克逻辑哲学思想被引量:4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35-41,共7页张玫瑰 桂起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逻辑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02JAZJD720018)
苏姗.哈克使逻辑哲学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逻辑哲学的中心问题是对于逻辑系统与现实原型“恰当相符性”的不断探索。逻辑理论具有可修正性,经典逻辑的公理和规则本身需要不断修正,多种非经典逻辑的出现是必要的和可能的。这样,才能更好...
关键词:逻辑的可修正性 非经典逻辑 论证评价 语用逻辑 法律论证 
主观贝叶斯主义的概率理论被引量:2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7-21,共5页任晓明 臧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2003年度重大项目<逻辑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02JAZJD720018)的序列成果之一
概率理论产生后,出现了多种解释。客观频率主义在两方面存在不足:单个事件问题和频率极限问题。主观贝叶斯主义试图解决频率主义的不足,认为概率体现了人的信念度,并使用打赌模式和贝叶斯定理创立了主观主义概率理论。这一理论又扩展到...
关键词:频率主义 主观主义 贝叶斯定理 主体交互 
儒道情怀的现代价值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4期71-73,共3页张晓芒 
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ASO6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2JAZJD720018)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中,儒家的“士不可以不弘毅”的人生态度与道家无为而治的“法自然”态度,曾以符合不同阶层、不同境遇的人们的实际需要,并行、交融、发展,促进了儒家情怀和道家情怀的形成。这两种情怀在思维方法论上,都以经世致...
关键词:儒家情怀 道家情怀 思维方法论 工作理念 休闲理念 
信念修正模型的哲学基础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60-163,共4页谷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2JAZJD720018)
AGM和TMS是两个重要的信念修正模型,在人工智能、认知科学中有重要影响。AGM和TMS面临的困难源于其哲学基础融贯论和基础论。信念修正模型的发展反映了融贯论和基础论在认知动态论问题上的妥协。
关键词:信念修正 模型 哲学基础 
当代语义学领域的一次革命性思想实验——初探“戴维森纲领”被引量:1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60-65,共6页梁义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逻辑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02JAZJD720018)
戴维森纲领是以“真”概念为原初概念,反用和扩充塔尔斯基真之形式定义模型,解释和刻画自然语言意义的真值条件意义理论的创造性构想。它描绘了一张自然语言外延语义学理论的宏伟蓝图,呈现出内涵问题外延化、贯彻整体论原则等多方面的...
关键词:真(理) 真值条件 意义 约定T 整体论 戴维森纲领 
论现代西方名称所指确定观的演变特征被引量:1
《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141-146,共6页梁义民 任晓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逻辑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02JAZJD720018)的序列成果之一
本文立足于现代西方名称所指确定观的三大流派,从总体上提出了现代西方名称所指确定观五个方面的发展特征:在指称域方面实现了由现实世界向可能世界的转化;在指称语境方面实现了由言内语境到言外语境的重心转移;在所指确定的依据方面实...
关键词:名称 涵义 所指(指称) 确定语境 
论演绎的辩护被引量: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106-113,共8页王左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2JAZJD720018)
与归纳逻辑类似,演绎逻辑也面临着合理性问题。演绎逻辑的辩护问题是逻辑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人们不能用归纳逻辑为演绎做辩护,用演绎逻辑为演绎做辩护也将导致失败。以往的演绎辩护,除了导致循环论证之外,还另有失败原因。在元语言中为...
关键词:演绎逻辑 推演规则 辩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