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左立

作品数:16被引量:3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逻辑形而上学认知逻辑语言辩护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学术研究》《河南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辑刊》《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流文教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博弈论语义学量词逻辑语义解释理论的方法论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130-141,共12页侯静婕 王左立 
博弈论语义学方法的提出解决了传统形式语义学理论所不能解决的很多问题。关于这种方法对处理某些逻辑理论的语义问题是否适用,已有的研究对此未能展开充分的讨论。为了更好地应用博弈论语义学理论,需要澄清博弈论语义学方法的有效性和...
关键词:博弈论语义学 真值定义 量词解释 方法论 
教育要培养怀疑的态度、批判的精神被引量:1
《天津教育》2013年第2期10-11,共2页王左立 
我在高校从事基础课教学多年。在教学和与学生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在多数本科生身上发现了一些特点。当前,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和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之间很少有相互交流的机会,将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告知从事基础教育的同仁...
关键词:基础教育 基础课教学 态度 怀疑 培养 精神 批判 教育教学方法 
存在图的逻辑地位——批评与回应被引量:1
《逻辑学研究》2012年第4期49-60,共12页聂海军 王左立 
存在图是继欧拉图、文恩图和皮尔士一文恩图之后的又一种逻辑图。逻辑图是指用于表示命题和推理的二维图形。然而由于存在图之前的逻辑图在表达能力上的缺陷以及现代数理逻辑的成功,长期以来存在图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近来计算机...
关键词:存在图 逻辑图 逻辑系统 读法算法 图形表示 
再谈无“是”即无逻辑——答程仲棠先生被引量: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4-20,共7页王左立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意义研究的认知转向"(TJZX80-020)阶段性成果;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意义研究的方法论探索"(AS1106)阶段性成果
古汉语中没有系词,这是中国古代没能产生类似于传统词项逻辑推理理论的重要原因。程仲棠先生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批评,认为它的错误在于把逻辑载体当做了逻辑本体;逻辑本体是客观的、唯一的,语言是逻辑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可以承载相同的逻...
关键词:“是” 逻辑本体 形而上学 语言规则 
也谈无“是”即无逻辑被引量:3
《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23-29,共7页王左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2003年重大项目(02JAZJD720018)的成果之一
如何看待"是"对逻辑的影响,这不仅是一个中国逻辑史研究的问题,也涉及到一些重要的逻辑哲学问题。本文考察了"是"字在传统词项逻辑理论中的作用,分析了逻辑与语言的关系,阐明了古汉语中没有"是"对于中国古代没能产生类似于西方传统词项...
关键词:“是” 形而上学 语言 传统词项逻辑 
论演绎的辩护被引量: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106-113,共8页王左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2JAZJD720018)
与归纳逻辑类似,演绎逻辑也面临着合理性问题。演绎逻辑的辩护问题是逻辑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人们不能用归纳逻辑为演绎做辩护,用演绎逻辑为演绎做辩护也将导致失败。以往的演绎辩护,除了导致循环论证之外,还另有失败原因。在元语言中为...
关键词:演绎逻辑 推演规则 辩护 
解析逻辑形式被引量:1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101-107,共7页王左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2JAZJD720018)
后现代主义不仅将攻击的矛头指向了传统哲学,也指向了逻辑。应当如何看待逻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逻辑形式”是一个基本概念,澄清这个概念对于确定人们应当如何看待逻辑以及逻辑在哲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逻辑形式是思想的形式,而...
关键词:逻辑形式 逻辑 形而上学 
试论情境与语言意义之关系被引量:1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48-53,共6页王左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2003年度重大项目(02JAZJD720018)
语言与其意义之间的联系不是固定的、僵死的。语言的意义随着言语交际的环境以及说话人的意图、态度等多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语言(或言语)的意义就是语言表达式所传递的信息。信息的获得必然要受到人的观念、态度、知识背景、解释的角...
关键词:意义 信息 情境 
论《公孙龙子》中的指-物关系
《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6期20-26,共7页王左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 0 0 2 - 2 0 0 3年度重大项目 ( 0 2 JAZJD72 0 0 1 8)
公孙龙的正名理论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对于公孙龙正名理论的解释却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公孙龙关于指 -物关系的论述是理解公孙龙正名理论的关键和难点。《公孙龙子·指物论》中的“物莫非指”表明了公孙龙对指...
关键词:意义理论 指一物关系   
先秦名家辨析被引量:2
《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25-27,共3页王左立 
先秦时期的名学和辩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名家作为先秦时期的一个学派,对名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当代的名家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汉代史学家的影响,然而,汉代学者关于名家的论述却十分模糊,存在着一些需要澄...
关键词:名家 辩者 名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