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20013)

作品数:12被引量:3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韩振华赵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华文文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伦理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汉学界汉学新实用主义辩难恩典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批判理論”如何穿越孟子倫理學——羅哲海的儒家倫理重構被引量:1
《国学学刊》2014年第3期130-140,共11页韓振華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專案"他鄉有夫子:歐美的<孟子>譯介與詮釋研究"(10YJC720013);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西方<孟子>研究與儒家倫理建構"(13FZX016)之階段性研究成果
20世紀90年代以來,德國漢學家羅哲海在對軸心時期《孟子》和儒學的詮釋中,旗幟鮮明地張揚啓蒙話語,主張以一種"重構或調適的詮釋學"來啓動軸心時期儒家倫理的潜能,重提注重民主和人權等普適價值的"現代性方案",倡導"現代性儒家"而非"儒...
关键词:罗哲海 批判理论 孟子 伦理学重构 
“他乡有夫子”——十九世纪新教传教士的《孟子》诠释被引量:1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12-21,共10页韩振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他乡有夫子:欧美的<孟子>译介与诠释研究"(10YJC720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西方<孟子>研究与儒家伦理建构"(13FZX016)
进入十九世纪,西方译介《孟子》的主体从耶稣会士转移到了新教传教士身上。他们的译介活动,既有跟耶稣会士一脉相承的地方,亦有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一些新特点。本文以新教传教士柯大卫、理雅各、花之安等人为例,考察十九世纪《孟子》在...
关键词:孟子 新教传教士 诠释 
夫子徂西初记——《孟子》在西方的早期接受(1593—1754)
《国际汉学》2014年第2期159-175,共17页韩振华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他乡有夫子:欧美的《孟子》译介与诠释研究”(批准号10YJC720013);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西方《孟子》研究与儒家伦理建构”(批准号13FZX016)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全面考察了1593—1754年间《孟子》在西方的译介、研究情况,将重点放在哲学思想史的考察上,研究西人的接受语境、问题意识,以及视域融合的具体表现,并作出自己的价值评判。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孟子》在西方的接受属于传教士汉学阶...
关键词:《孟子》 西方哲学 译介与诠释 汉学 
“语言学转向”之后的汉语哲学建构——欧美汉学界对于先秦中国思想的不同解读被引量:6
《华文文学》2014年第2期22-39,共18页韩振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他乡有夫子:欧美的<孟子>译介与诠释研究"(批准号10YJC720013);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西方<孟子>研究与儒家伦理建构"(批准号:13FZX016)之阶段性成果
汉学家陈汉生基于"物质名词"假说建构出的汉语和汉语哲学认识,受到另一位汉学家罗哲海的深刻批评。论辩双方之间的分歧并非只是二者分别倾向于儒家和道家的表面差异,而是他们所分别依托的欧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与英美新实用主义之间...
关键词:陈汉生 罗哲海 分析哲学 新实用主义 批判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汉学界关于孟学的三次争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67-72,共6页韩振华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他乡有夫子:欧美的<孟子>译介与诠释研究"(10YJC720013);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西方<孟子>研究与儒家伦理建构"(13FZX0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应于中国局势及与世界关系的变动,西方汉学家诠释《孟子》时,在"孟子与现代民主、人权""孟子人性论的文化性与生物性""孟子与德性伦理、角色伦理"等问题上形成了三次较有影响的争论。争论涉及到论辩双方不同的哲学...
关键词:西方汉学 《孟子》 民主与人权 文化性 生物性 德性伦理 角色伦理 
孟子是个讲“逻辑”的人吗?——基于对西方汉学视角的考察被引量:6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65-75,共11页韩振华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他乡有夫子:欧美的<孟子>译介与诠释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C720013);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西方<孟子>研究与儒家伦理建构"(项目批准号:13FZ×016)之阶段性成果
孟子"好辩",不过,关于孟子在阐说立论、与告子激辩仁义时是否讲求逻辑,历来众说纷纭。在西方汉学界,自19世纪上半叶以来,雷慕沙、理雅各、瑞恰慈、韦利、范立汉、刘殿爵、葛瑞汉、倪德卫、陈汉生、朱利安、伊若泊等汉学家都围绕此一话...
关键词:孟子 告子  仁义 西方汉学 逻辑性 
“当代汉语哲学”的建构——与何乏笔博士谈哲学与汉学被引量:3
《华文文学》2013年第4期118-128,共11页韩振华 何乏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他乡有夫子:欧美的<孟子>译介与诠释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C720013)阶段性成果
时间:2012年11月5日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 何乏笔(FabianHeubel),1967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硕士(1995),达姆施塔特科技大学哲学博士(2000)。现为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跨文化...
关键词:汉语哲学 哲学博士 汉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当代 法兰克福 中央研究院 跨文化研究 
从宗教辩难到哲学论争——西方汉学界围绕孟子“性善”说的两场论战被引量: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56-166,共11页韩振华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他乡有夫子:欧美的<孟子>译介与诠释研究"(10YJC720013);北京外国语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儒家文学思想的当代转型研究"
19世纪末的传教士汉学时代和20世纪末的专业汉学时代,汉学家们围绕《孟子》的人性论展开了两场针锋相对的论争。在第一场论争中,理雅各借道巴特勒主教的良心论来说明孟子性善论的价值,并将孟子的"性善"解释成"性向善",但谢卫楼却抨击孟...
关键词:孟子 性善论 良心 上帝恩典 过程哲学 社会生物学 
过程哲学视域下的《周易》时间观念被引量:6
《周易研究》2012年第6期61-70,共10页韩振华 赵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他乡有夫子:欧美的<孟子>译介与诠释研究"(10YJC7200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英语世界的<孟子>译介与接受"
《周易》重"时",强调"生生"、"与时偕行",蕴藏着丰富而独特的时间观念,而过程哲学亦重视"创造"、"生成"和时间问题,《周易》与过程哲学存在诸多相合之处。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就多有留意此问题者。本文不打算面面俱到地评述...
关键词:周易 时间观念 过程哲学 接引与提升 
从宗教辩难到哲学论争——西方汉学界围绕孟子“性善”说的两场论战
《国学学刊》2012年第3期100-109,共10页韩振华 
本研究成果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顼资金资助,为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他乡有夫子:欧美的《孟子》译介与诠释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C720013)和北京外国语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儒家文学思想的当代转型研究”之阶段性成果.
19世纪末的传教士漠学时代和20世纪末的专业汉学时代,汉学家们围绕《孟子》的人性论展开了两场针锋相对的论争。在第一场论争中,理雅各借道巴特勒主教的良心论来说明孟子性善论的价值。并将孟子的“性善”解释成“性向善”,但谢卫楼...
关键词:孟子 性善论 良心 上帝恩典 过程哲学 社会生物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