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20003)

作品数:5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暴庆刚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孔子研究》《人文杂志》《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辑刊》更多>>
相关主题:郭象竹林玄学阮籍崇本息末崇本举末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诠释学视域中的郭象圣人人格论
《孔子研究》2012年第3期4-11,共8页暴庆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反思与重构:玄学的诠释学研究"(项目编号:10YJC720003)的阶段性成果
郭象立足于传统的内圣外王之道,在玄学会通儒道的时代背景下,对圣人人格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认为圣人具有无心顺物、游外冥内之德。一方面,传统的儒家圣人被赋予道家的自然性情,成为被老庄化了的圣人;另一方面,又为传统的道家圣人...
关键词:圣人 圣人人格 无心顺物 游外冥内 内圣外王 
竹林玄学的“生命实践诠释学”——以阮籍、嵇康为例被引量:4
《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2期27-31,共5页暴庆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0YJC720003)
嵇康、阮籍以自身的生命实践诠释了庄学精神,他们的哲学可称为"生命实践诠释学"。嵇康、阮籍通过对庄学自然论、养生论、礼法批判、处世方式等内容的生命实践诠释,使庄学从纯粹的理论展现为具体的行为,是庄学精神在魏晋时代的现实呈现...
关键词:竹林玄学 阮籍 嵇康 生命实践诠释学 
郭象的自生说及其理论吊诡——基于郭象哲学知性品格的分析被引量:2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48-52,共5页暴庆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反思与重构:玄学的诠释学研究"(10YJC720003)阶段性成果
郭象对有、无的涵义进行了重新阐释,并通过"无不能生有"和"有不能生有"的逻辑推演提出了事物自生的观点。郭象的自生说混淆了事物的生成方式与事物的生成本原问题,从而造成无法克服的理论吊诡:自生必须承认自生的主体,否则就不具有任何...
关键词:庄子哲学 郭象 自生    
“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王弼老学诠释中的矛盾及其解决被引量:3
《人文杂志》2011年第6期36-42,共7页暴庆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反思与重构:玄学的诠释学研究"(10YJC720003)的阶段性成果
王弼通过创造性的诠释,将《老子》的宇宙生成论诠释为本体论,确立了"以无为本"的思想主旨。"以无为本"的原则最终落实为政治上的"崇本息末"与"崇本举末",同时也导致了"息末"与"举末"的矛盾。对此矛盾学界提出了多重解决视角。文章在述...
关键词:王弼 崇本息末 崇本举末 以无为本 
郭象的性分论及其理论吊诡被引量:1
《人文杂志》2011年第1期39-45,共7页暴庆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反思与重构:玄学的诠释学研究"(10YJC720003)的阶段性成果
郭象的性分论即是自性论,在内容上包括:物各有性,性各有极;性分自然,内外相符;习以成性,强学矫性;得性为是,失性为非。郭象对事物自性的探讨完全立足于现象经验层面,以性分言自然、言习学,并将之运用于对人的社会角色和现实社会秩序的...
关键词:郭象 性分 性分论 自然 习学 理论吊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