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20052)

作品数:20被引量:7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巍郭本禹徐献军陈安娜徐燕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特殊教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心理学探新》《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神经现象学现象学心理理论心智交互主体性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意识哲学的发展路径——由自我、他我到无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30-35,共6页徐献军 
国家留学基金项目(20140833043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之江青年课题"(13ZJQN100YB);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基金项目(10YJC720052)
意识哲学研究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灵魂学说、中医的本神学说与佛教的唯识学,都是古代的意识哲学形态。19世纪以前的意识哲学研究方法,以抽象的哲学思辨为主。20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科学成为探求真理的主导方法论,认知科学发展...
关键词:意识 现象学 认知科学 唯识学 
自闭症的原初交互主体性障碍假说: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主张被引量:2
《心理研究》2013年第3期18-23,共6页陈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0YJC720052);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全国优博论文培育项目(2011bs0003)
传统的"心灵盲"理论基于理智主义的预设,将心理理论的发育迟滞与缺陷视为自闭症个体人际互动障碍的主要原因。本文借助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的立场对上述基于理智主义的读心模式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自闭症的原初交互主体性障碍假说。该假说...
关键词:自闭症 现象学精神病理学 原初交互主体性 心理理论 第一人称方法 
具身交互主体性:神经现象学的审视被引量:1
《哲学动态》2013年第4期76-82,共7页陈巍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青年基金)“现象学对认知科学的意义”(10YJC720052);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培育项目“迈向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神经现象学研究”(2011bs0003)的阶段性成果
一传统现象学视角下交互主体性的身体性基础 对于现象学的交互主体性或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思想如何克服笛卡尔主义留下的他心(otherminds)难题,或许索克拉夫斯基(R.Sokolowski)的概括最为精确:“我们不仅把世界理解...
关键词:交互主体性 现象学视角 神经 笛卡尔主义 主体间性 身体性 接受者 他人 
超越经验主义与理智主义:从意向性到交互肉身性——现象学认识论的演变轨迹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年第3期20-24,共5页陈巍 郭本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0YJC720052);南京师范大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2011BS0003);绍兴文理学院人才引进启动项目(20125032)
经验主义与理智主义都接受了笛卡尔实体二元论的预设,将心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决然对立与割裂开来。现象学拒绝接受这样一种非此即彼的认识论。这集体体现在:首先,通过对"意向性特质"与"意向性质料"关系的澄清及其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论...
关键词:经验主义 理智主义 现象学 意向性 交互肉身性 
中道认识论:救治认知科学中的“笛卡尔式焦虑”被引量:5
《人文杂志》2013年第3期8-13,共6页陈巍 郭本禹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现象学对认知科学的意义"(项目号:10YJC720052);2011年度南京师范大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迈向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神经现象学研究"(项目号:2011BS000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心智现象作为认知科学的研究对象,其特殊性决定了传统的理智主义与经验主义均无法为其提供有效的认识论指导。这是因为两者都陷入了"笛卡尔式焦虑"。认知科学家Varela与Thompson等继承了现象学的立场,基于颜色知觉、意向弧、动允性等研...
关键词:中道认识论 认知科学 笛卡尔式焦虑 心智 神经现象学 
杜威反射弧概念中的具身认知思想被引量:9
《心理科学》2013年第1期251-255,共5页陈安娜 陈巍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ZX006);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720052)的资助
伴随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大量研究者开始在具身认知这一主张上达成共识,即有机体的身体运动以及与身体运动相关的特征和感觉经验(或称身体经验)在认知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有机体的身体又嵌入在其所处的动态环境之中,从而形成一个不...
关键词:具身认知 杜威 反射弧 感觉运动回路 经验连续性 环境适应 
海德格尔与计算机——兼论当代哲学与技术的理想关系被引量: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55-163,共9页徐献军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青年)(10YJC720052);2011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10491812)
一般认为,现代哲学与技术实践是分离的,这种未经反思的信念之所以为人接受,原因在于哲学总是作为技术实践的背景而存在。人们只有在技术难题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克服时,才有可能去反思它背后的哲学假设。计算机与哲学的距离似乎是最遥远的...
关键词:海德格尔 计算机 哲学 技术实践 被抛境况 上手状态 指示表征 具身交互 
新现象学与心理治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0期84-87,共4页徐献军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青年)“现象学对于认知科学的意义”(10YJC720052)阶段性成果
本文首先阐释了新现象学的主要观点:可感的身体、身体的动力机制、情境、原初当下和展开当下、气氛、主体性,其次介绍了新现象学对若干心理疾病的解释:身体动力机制、个体情景和主体性的紊乱。在新现象学的心理治疗学中,出现了一种新的...
关键词:新现象学 心理治疗 身体动力学 
具身人工智能与现象学被引量:22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年第6期43-47,126,共5页徐献军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青年)"现象学对于认知科学的意义"(10YJC720052)
具身AI(embodiedAI)(又称行为主义AI)的很多灵感源自现象学对经典AI的批判。现象学关于人类智能的洞见——非表征性、具身性、在世界中的存在,都转化为了具身AI的设计原则。具身AI的发展和成熟,不仅是对现象学哲学的实证,也是对现象学...
关键词:人工智能现象学 非表征具身 突现 
论托兹对身体现象学的贡献被引量: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33-37,共5页徐献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0YJC720052)
身心二元论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西方哲学的难题。美国哲学家托兹的身体现象学独树一帜,通过探讨身体的自然特征对于认知的塑造作用,有效地克服了身心二元对立问题。他不仅有力地批判了西方哲学的传统身体观,更是超越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
关键词:身体 现象学 托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