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FZW005)

作品数:5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进才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学研究》《人文杂志》《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国语运动方言语言观念国语民族国家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语言共同体的建构与方言、土语的规训——共和国初期的语言规范化与现代作家的语言观念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68-71,共4页刘进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语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07FZW005)的阶段性成果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民族统一语的建构密切关联。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汉语规范化强调以及普通话的推广迅速改变着作家的语言观念和创作实践。随着汉民族语言共同体的形成,文学作品中方言土语的运用受到不同程度的规训。斯大...
关键词:语言共同体 方言 土语 语言规划 规训 
圣书译介与白话文体的先声被引量:1
《理论与创作》2010年第4期9-13,共5页刘进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语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批准号为07FZW005)的阶段性成果
一向具有“历史癖”的胡适,在其《白话文学史》中试图为五四以来的白话文学探寻一个可靠而深远的历史渊源。可陪,他的《白话文学史》只写了半部,做到了宋代就从此搁笔,关于明清一代的论述,后人已无缘领略。但从他1922年3月为《申报...
关键词:白话文体 《白话文学史》 译介 历史渊源 讽刺小说 周年纪念 《申报》 文学变迁 
国语运动与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被引量:9
《人文杂志》2010年第4期89-95,共7页刘进才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国语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批准号为07FZW005)的阶段性成果
19世纪末逐渐开始的国语运动既是以普及教育、动员民众、挽救危亡、富强国家为目的,又蕴涵着完善民族文化符号系统、促进民族文化革新与发展的现代性旨归。国语运动涵盖言文一致和国语统一两个方面,言文一致在于使知识能够普及一般民众...
关键词:语言运动 国语 方言 民族国家 
语言认同的困境——延安作家的语言观念与创作实践被引量:1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1-7,共7页刘进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语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07FZW005)的阶段性成果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使现代文艺发展进程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得到相对一致的方向性指引和一元化规训。《讲话》以后渐次展开的"文化下乡"运动促使作家在思想改造与语言实践的层面进一步"工农兵"化,然而作家语言观念的转变一旦落实...
关键词:延安作家 语言认同 文化下乡 语言观念 叙述语言 人物语言 
被发现的风景——国语运动与现代儿童文学的兴起被引量:6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8-13,共6页刘进才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语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07FZW005)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儿童文学的兴起与国语运动密切相关,国语运动与新文学运动的合流促进了小学国文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出于塑造现代"国民"的需要,儿童文学大量进入国语教科书。以教育为旨归的国语运动呼唤并催生出现代新型的儿童文学文体,而儿童文学的...
关键词:现代文学 国语运动 儿童文学 国文教学 语言习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