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W154)

作品数:11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学军孙俊杰郝伟栋姚明月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东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百家评论》《东岳论丛》《小说评论》《山东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莫言小说反复叙事结构艺术叙事结构《酒国》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莫言小说中的反讽叙事被引量:2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73-84,158,共13页李昱颖 张学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莫言小说叙事学研究”(项目编号:13BZW154)的阶段性成果。
在莫言的小说中,修辞反讽较多地表现为政治话语的借用、语言的矛盾和悖谬、刻意营造夸张与失真等方面。将某一特定时期、特定环境的用语移植到另一领域,语境的变化影响了这些特定用语表达本义,话语变得似是而非,产生了反讽的效果。情景...
关键词:莫言小说 修辞反讽 情景反讽 主题反讽 意象反讽 
论莫言小说的结构形式被引量:2
《文学评论》2020年第3期189-197,共9页张学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莫言小说叙事学研究”(批准号13BZW1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莫言常常将说唱文学、新闻报道、书信、短篇小说、散文、话剧剧本、戏曲戏文等多种文体,组合在不同的小说结构中,形成跨文体的多重叙事。在不同文体的反复叙述中,展现出同一事件的不同侧面,呈现出事件立体的风貌。莫言作品结构中的多重...
关键词:莫言 小说结构 多重文本 分层叙述 元叙事 
莫言小说中的志怪传奇被引量:1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69-76,共8页孙俊杰 张学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莫言小说叙事学研究"(项目编号:13BZW154)的阶段性成果
莫言小说具有拟志怪的特点,着意于奇人、异事、异物的书写,并在小说中大量穿插鬼怪故事。这些创作连同讲述的方式都具有齐地民间文化和莫言童年生活的面影,是对民间生活的鲜活演绎,既魔幻,又现实,也是对文学传统的自觉回应,由此形成虚...
关键词:莫言 志怪传奇 齐文化 
莫言小说中的梦幻书写被引量:1
《百家评论》2018年第1期83-91,共9页孙俊杰 张学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莫言小说叙事学研究"(批准号:13BZW154)的阶段性成果
发表于1985年的《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的成名作。莫言曾说过这篇小说的写作源起:“1984年初冬的一个早晨,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宿舍里做了一个梦。梦到一片辽阔的萝卜地,萝卜地中央有一个草棚,从那草棚里走出了一个身穿红衣的丰满...
关键词:莫言小说 《透明的红萝卜》 解放军艺术学院 书写 梦幻 
莫言小说中的创世纪神话被引量:3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1-20,共10页孙俊杰 张学军 
作者张学军主持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莫言小说叙事学研究"(13BZW154)的阶段性成果
在莫言的小说中最早具有"高密东北乡"创世纪意味的是短篇小说《秋水》。《秋水》是一篇创世传奇,它以"我"这一后代视角讲述了"我爷爷"和"我奶奶"开创"高密东北乡"的壮举。与《秋水》几乎同时问世的《白狗秋千架》,把高密东北乡由《秋水...
关键词:莫言小说 高密东北乡 创世纪 神话 
莫言小说中的鬼话人情被引量:1
《小说评论》2017年第5期95-102,共8页孙俊杰 张学军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莫言小说叙事学研究"(批准号:13BZW154)的阶段性成果
莫言的小说充满了鬼魅之气,阴暗、怪诞、诡异、鬼影幢幢。如《酒国》,以红烧婴儿为美味、弥漫着酒气、使人精神沉沦情欲疯狂的酒国无异于一个阴风习习的人间鬼国,《挂像》中阴森森的邪风、浑身哆嗦的纸人、人物打着灯笼寻找歪脚印、...
关键词:莫言小说 人情 鬼话 《酒国》 怪诞 诡异 风习 情欲 
论《十三步》叙述分层中的荒诞意识被引量:1
《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75-81,共7页张学军 郝伟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莫言小说叙事学研究"(项目编号:13BZW154)的阶段性成果
莫言在《十三步》中采用了叙述分层的叙事方式,在不同叙述层的视角转换中,造成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但也带来了阅读障碍和阐释困难。小说通过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以荒诞意识来设置情节和人物,展示出失去自我的荒诞处境和种种荒诞不经...
关键词:莫言 《十三步》 叙述分层 视角转换 荒诞意识 
反复叙事中的灵魂审判——论莫言《蛙》的结构艺术被引量:4
《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第1期145-152,共8页张学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莫言小说叙事学研究"(项目编号13BZW154)的阶段性成果
一 莫言是一个勇于创新的作家,既不愿模仿别人,也不愿重复自己,总是在不断地超越自我。他的每一部长篇小说几乎都在进行新的探索。《蛙》就是一个探索性的文本。《蛙》共分五部,其结构由三种文本组成:一是剧作家万足,笔名蝌蚪写...
关键词:结构艺术 反复叙事 莫言 审判 灵魂 长篇小说 剧作家 勇于创新 
论《生死疲劳》的叙事艺术被引量:1
《百家评论》2016年第2期22-32,共11页姚明月 张学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莫言小说叙事学研究"(批准号:13BZW154)的阶段性成果
《生死疲劳》出版后,吸引了众多论者从民间立场、历史、宗教、轮回等角度进行分析解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其研究的文章还不多见。本文试图从形式批评的角度对《生死疲劳》的叙事艺术进行论析,以此来探究《生死疲劳...
关键词:生死疲劳 叙事艺术 莫言 民间立场 小说情节 分析解读 叙事结构 叙述视角 六道轮回 艺术形式 
多重文本与意象叙事——论《酒国》的结构艺术被引量:4
《东岳论丛》2016年第1期86-93,共8页张学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莫言小说叙事学研究"(批准号:13BZW154)
莫言在《酒国》中把处在不同层次的多种文本、却又可以相互渗透和强化的叙事单位组合成一个复式结构。这是一种利用多重文本进行反复叙述主体事件的方式。这些文本虽然自成体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它们还具有开放性、互文性的特点,...
关键词:《酒国》 多重文本 反复叙事 意象叙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