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ZX006)

作品数:12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永缜李建群苏华栾高明金延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园》《社会科学论坛》《学理论》《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审美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命价值中国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理解与融通:《牟子理惑论》中儒释道三教会通管窥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8期71-77,共7页杨小华 彭蓝君 
国家重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朱子门人后学研究(14ZDB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共生理念的哲学研究及当代意义(12BZX006);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无明慧经与寿昌禅系研究(YC2018-S078)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儒道文化进行调和与融通,最终形成了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牟子理惑论》对于反映早期人们对于佛教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佛教在中国一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佛教义理的认...
关键词:《牟子理惑论》 儒释道 三教会通 文化贡献 
无明慧经对曹洞法系的提振与贡献
《五台山研究》2018年第3期40-46,共7页杨小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共生理念的哲学研究及当代意义"(12BZX006);2018年江西省研究生创新研究专项资助项目"无明慧经及寿昌禅系研究"(YC2018-S078)
曹洞宗自良价禅师(807-869)开宗伊始,即进入了沉寂落寞的"百年孤独"时期。历代贤哲虽躬身力行,光大正法,然则收效甚微,此一局面横贯10-11世纪。其根本原因在于:洞宗义学的立足点和自我超越的突破口,究竟若何还未曾找到。慧经禅师时,对...
关键词:慧经禅师 洞宗法系 提振 寿昌法系 贡献 
马克思共生审美的人学逻辑初探——链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价值逻辑的理论思考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8-11,共4页张永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ZX006);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研究成果(2015)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构想中渗透着共生审美的人学逻辑。人是共生关系性存在物,从共生维度更能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本质内涵。共生的人学逻辑引导下的共产主义社会追求的是所有人共生的社会理想,是基于审美实践的人与他者的共...
关键词:共产主义 人学逻辑 共生 审美 
共生理念的哲学辨析——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哲学理念探索被引量:1
《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第8期218-224,共7页张永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生理念的哲学研究及当代意义>(项目编号:12BZX0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马克思共生审美的哲学思想意蕴及当代意义阐释>(项目编号:2014T70930)的阶段性成果
共生是生命数十亿年进化所沉淀下来的一个重要的信息,它表明着生态系统存在发展的奥秘,即共生进化的规律。共生揭示出事物存在必须保持多样性、动态性、互动性。事物在多样性互动过程中偶然性实现创生,在概率中实现发展。互动的广度、...
关键词: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共生 审美 
应对“修昔底德陷阱”:共生理念与法则被引量:1
《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第12期232-237,共6页张永缜 李建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生理念的哲学研究及当代意义>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2BZX0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马克思共生审美的哲学思想意蕴及当代意义阐释>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4T70930
面对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现存大国的"修昔底德陷阱",我们应当从共生理念与法则的研究中得到启示。共生作为一种理念是实然与应然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无论是在自然界生物领域还是在人类社会的演化进程中,共生作为事实和规律都存在着,...
关键词:共生法则 多样性 复杂性 
马克思主义共生理论探微被引量:5
《理论学刊》2014年第12期10-17,共8页张永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生理念的哲学研究及当代意义"(项目编号:12BZX0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马克思共生审美的哲学思想意蕴及当代意义阐释"的阶段性成果
在马克思的文本叙述当中渗透着共生的认识逻辑。马克思从共生逻辑来理解事物,理解人的本质,并用共生方法分析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认识人与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人与他者的共生离不开审美,审美作为自然界发展到人这个阶段所出...
关键词:共生 审美 生成 
哈耶克的默会知识与社会的合理化生成被引量:2
《北方论丛》2014年第6期142-147,共6页张永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生理念的哲学研究及当代意义"(12BZX00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马克思共生审美的哲学思想意蕴及当代意义阐释"(2014T70930)
哈耶克的默会知识理论揭示出默会知识是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础,在人和社会的生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有序协调发展的知识和文化根基,应当以个人默会知识效用的最大化发挥作为判定社会运行机制合理性的依据。当前,我们应当从工具理性、...
关键词:哈耶克 默会知识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审美理性 
共生的方法论探微
《学理论》2014年第4期86-87,共2页张永缜 李建群 苏华 栾高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生理念的哲学研究及当代意义"(12BZX006);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共生理念与中国现代化的哲学研究"(12JK0371);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共生理念的哲学研究"(2012KJ031)的阶段性成果
共生是一个生物学前沿领域的概念,当前在社会科学中也频频出现,渗透在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能否将共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进行理论化的概括对全球化下的人类未来发展意义深远。从世界的存在模式、人与自然界的生成等存在论角度进行事实...
关键词:共生 存在论 实践 方法 
“中国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被引量:7
《理论月刊》2014年第4期15-19,共5页张永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X006);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2JK0371);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12KJ031)
中国梦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哲学基础和内涵。马克思认为人是基于自己的个性从事劳动的,人在个性化劳动中激发出人的创造潜力。在生产活动中,人们形成基于个性审美而互为需要的生命共生体关系。中国梦将关注点落脚到人的个性化发展和人的生...
关键词:中国梦 劳动 生命价值 创造价值 共生价值 
理性的探源、解构与统一:现代性症候的渊薮透析
《学园》2014年第1期1-4,共4页张永缜 金延 雷龙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生理念的哲学研究及当代意义”(编号:12BZX006);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共生理念与中国现代化的哲学研究”(编号:12JK0371);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共生理念的哲学研究”(编号:2012KJ031)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性问题成为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的严重羁绊,现代性问题学界观点纷纭,但就现代性从理性的内在分裂与统一这个根本症结性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讨论的不多,本文从古希腊哲学理性的起源、近代理性走向内在分裂导致的现代性出现危机以及走出...
关键词:现代性困境理性的内在分裂 审美实践 努斯与逻各斯的统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