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ZD175)

作品数:24被引量:22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袁毓林李强施春宏李强寇鑫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华文教学与研究》《语言研究》《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汉语学习》更多>>
相关主题:角色物性构式X语义类型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真)有PN的”构式的共时特征与历时形成被引量:4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6期92-102,共11页张秀松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12&ZD175)的资助
在现代汉语中,构式"(真)有PN的"表示对当事人非凡能力/水平的赞扬,有时意在通过赞扬来实施讽刺。本文考察了该构式的句法构造、表义特点、语用环境、话语分布和历时形成,揭示了它跟"(真)有PN的一手/一套/两下子/本事"以及"PN(真)有一手...
关键词:(真)有PN的 构式 共时特征 历时形成 
现代汉语“给VP”结构的及物性分析被引量:11
《汉语学习》2017年第6期12-20,共9页寇鑫 袁毓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项目编号:12&ZD175)资助
现代汉语"给VP"结构的一系列句法、语义和语用限制应归结于信息结构的要求。本文采用功能类型学中的"及物性"理论讨论"给VP"的句法、篇章允准机制,揭示"给VP"结构依赖于特定句式和特定VP类型的原因。"给VP"在句法配置上呈现双论元结构,...
关键词:“给VP” 及物性 高及物性标记 前景信息 
论事件属性名词与自指“的”字结构的选择限制被引量:12
《当代语言学》2017年第3期396-418,共23页寇鑫 袁毓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12&ZD17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语言认知的神经机制"(2014CB340502)的资助
朱德熙(1983)指出,汉语中的"VP的N"结构存在自指与转指两种类型。本文从中心语名词N与表示事件的VP间的选择限制关系入手,讨论自指"的"字结构的形成机制。首先,自指类"的"字结构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由内容义名词构成的同指性自指结构...
关键词:“的”字结构 自指 转指 事件属性名词 物性角色 一价名词 
上古汉语“主之谓”结构的话题性及相关问题被引量:3
《古汉语研究》2017年第2期62-74,共13页李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项目编号:12&ZD175)
本文探讨上古汉语里的"主之谓"结构,认为"主之谓"结构包含话题性,"之"前主语、"之"后谓语以及整个结构都可以被当作话题。其次,探讨"主之谓"结构可以充当话题的成因,指出"之"的事件化和提高指别度和可及性作用让主谓结构满足话题成分的...
关键词:话题结构 “主之谓”结构 事件化 指别度 可及性 话题标示 
量词“场”的事件量化功能分析被引量:6
《语言研究》2016年第4期1-9,共9页李强 袁毓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12&ZD175)
在生成词库论的指导下,本文通过检索相关语料考察量词"场"跟相关成分的组合情况,指出"场"具有事件量化的功能,要求与之搭配的成分必须具有时间性和事件性的语义特征,并通过相关的类型强迫机制生成恰当的语义。此外,"场"还具有非事件量...
关键词:量词“场” 生成词库论 类型强迫 事件量化 非事件量化 时间性与事件性 
“S_1S_2是V”句式的主观性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4
《语文研究》2016年第3期39-43,共5页刘彬 袁毓林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项目编号:12&ZD175)的资助
现代汉语里有"S_1S_2是V"这样一种句式,比如"你这是怎么了?""他们这是干什么?"等。这类句式在口语对话中经常出现,很有特色,但是关于这类句式的特点,尤其是语义、语用特点,现有的研究还不够。文章主要探讨"S_1S_2是V"句式的主观性及其...
关键词:“S1S2是V”句式 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互动性 立场性 主观性 
从生成词库论看名词的词典释义被引量:17
《辞书研究》2016年第4期12-26,共15页李强 袁毓林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12&ZD175)的资助
词条释义在词典的编纂系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一些名词在词典中的释义不够准确,主要表现为义项设立并不完备。文章从生成词库理论框架下的名词语义类型和物性角色描写体系来对名词的词典释义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讨论相关名词的...
关键词:名词释义 语义类型 物性角色 规约性 
生成词库理论研究述评被引量:7
《外国语》2016年第3期43-54,共12页李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12&ZD175)
生成词库理论建立并发展了一套词义结构描写体系和语义组合机制,以此解释词义在不同语境下的创造性和动态性用法。本文对该理论进行回顾;介绍关于它的多层面研究;指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对于语言现象解释力的不完全充分性,依赖句子...
关键词:生成词库理论 多层面研究 问题 方向 
谓词隐含、物性角色和“NP1+的+NP2”结构被引量:9
《语言研究》2015年第4期9-20,共12页李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12&ZD175)
在生成词库理论的框架下,"谓词隐含"(袁毓林1995)实质上就是"事件强迫"。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汉语的"NP1+的+NP2"结构,根据该结构的语义关系,对该结构能否隐含谓词以及隐含什么样谓词的现象进行了归纳和描写;同时解释了为什么有的结...
关键词:谓词隐含 事件强迫 物性角色 “NP1+的+NP2”结构 歧义 
从《说文解字》“食”部字看古代饮食文化被引量:2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0期170-172,共3页曾静涵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汉语意合特征研究与大型知识库和语料库建设>(项目编号:12&ZD175)
本文对《说文解字》"食"部字进行穷尽性研究,考察"食"部字的字形以及它所反映出的古代饮食文化及经济面貌。首先,部首"食"字的构造与字义反映出东方传统的农业文明;其次,从食物的多样性及加工过程的复杂可以看出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最后...
关键词:概念转喻 言语行为转喻 语用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