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作品数:621被引量:3184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侯强孟宪平吉灿忠王成军云付平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理工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中国共产党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建设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外商直接投资、集聚外部性与绿色竞争力被引量:2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42-52,共11页周杰琦 樊东青 夏南新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21BMZ049)。
融合跨国公司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以集聚外部性为切入点构建“FDI-集聚外部性-绿色竞争力”的逻辑框架,基于2005~2020年城市面板数据,构造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与联立方程空间自回归模型研究FDI对绿色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FDI基于集...
关键词:FDI 产业集聚 绿色竞争力 集聚效应 拥挤效应 
艾约瑟的词汇编纂及翻译策略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方言词汇集》为例
《上海翻译》2023年第3期24-29,共6页朱伟芳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当代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策略与问题研究”(编号:17AWW003)。
艾约瑟是19世纪英国著名来华传教士和汉学家之一。他一生勤勉著述,出版了三十余部与中国语言、建筑和宗教相关的文化研究专著与译著,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方面功不可没。其中,他编辑出版的《上海方言口语语法》及其辅助词汇词典《上海...
关键词:艾约瑟 《上海方言词汇集》 词典编纂 翻译策略 中西同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发展理念的现代化演进
《社科纵横》2023年第3期15-21,共7页侯强 周兰珍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共产党提升科技软实力问题研究”(21BDJ093)的阶段性成果。
新中国的成长史就是一部科技理念的演化和发展史。由于新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所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的不同,不同时期提出并实施的科技发展理念及其社会效果自然也各不相同。作为新中国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复杂的...
关键词:新中国 科技发展理念 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法制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基本经验
《实事求是》2023年第2期83-89,共7页侯强 周兰珍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共产党提升科技软实力问题研究”(21BDJ093)。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科技法制建设中,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遵循科技发展规律,探索和回答了“发展什么样的科技法制、怎样发展科技法制”这个基本问题。就党领导下的科技法制建设与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而言,虽然曾经走过了一段弯路,但...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科技法制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本经验 
新时代背景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范式优化的驱动因素、内容诉求和支持路径——基于公共服务视角的反思被引量:4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3年第3期198-202,共5页毛明明 夏颖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的项目制运作风险及其防控研究”(21CSH0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政府购买民办教育服务的风险识别与防范策略研究”(19YJC880063);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县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合约化管理问题研究”(20GZQN20);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转型及课程体系优化研究——基于贵州省的实证”(2020031)。
卫生事业重点关切公民健康,眷注民生福祉,新时代背景下该领域人才培养更是党和国家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和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的动力支撑。为了保障和深化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存续性和可为空间,基于卫生事业“公共服务”的...
关键词:新时代 卫生事业管理 公共服务 专业范式优化 
新中国70年科技体制建设战略选择的演进被引量:1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49-54,62,共7页侯强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1BDJ093)。
新中国70年,我们党自觉担负起了追求科技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不断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推进科技现代化战略的实施,科技体制建设中的战略选择历经了从国防建设战略、经济建设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型国家战略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
关键词:新中国 科技体制 战略选择 
美国汉学家杜润德汉学研究与译介的三重维度
《外文研究》2022年第4期95-101,107,共8页郑梦怀 朱振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当代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策略与问题研究”(17AWW003)。
美国汉学家杜润德早期从事满族文研究,后将研究与译介的方向转向中国典籍。他对《左传》《史记》等中国古典著作的译介与研究大大促进了中国典籍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满族文学与汉满译介研究、司马迁研究、《左转》译介,构成了杜润德汉...
关键词:杜润德 满族文学 汉满译介 《左传》译介 司马迁研究 
中国文学外译的“文化寻根”与“审美迁徙”——杜博妮《棋王》译介策略探析被引量:3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3-13,共11页朱振武 郑成业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当代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策略与问题”(项目编号:17AWW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中国文学不断走向世界的当下,译者的文化翻译观成为译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文化观决定译作的价值取向,而翻译观则塑造译作的审美风格。澳大利亚汉学家杜博妮在翻译阿城的《棋王》一书时,不仅在文化站位上独树一帜,以中国文化为中心,...
关键词:杜博妮 阿城 棋王 文化寻根 审美迁徙 
陕西旬邑孙家遗址战国时期居民体质特征研究
《北方文物》2022年第5期70-78,100,共10页赵东月 豆海锋 刘斌 
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17JZ072、21JY042);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考古研究专题”一般委托项目(项目编号:21@WTK00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8CKG027)资助。
采用体质人类学观察及测量研究方法,对陕西旬邑孙家遗址出土战国时期人骨标本的颅面特征和肢骨形态进行综合研究,探讨孙家遗址居民的体质特征及所属人群。孙家遗址居民颅面特征接近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男性与陕西地区的秦人组具有较多相似...
关键词:古豳地 战国时期 秦人 体质 
整合技术的翻译教师教学能力量表研制与检验被引量:2
《外语界》2022年第5期71-79,共9页刘宏伟 王湘玲 
202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面向人工智能的多语种翻译创新能力及其认知机制研究”(编号22BYY015);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人工智能时代高校翻译教师信息素养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编号20A040)的阶段性成果。
信息技术时代对翻译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本研究以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框架TPACK为依据,结合相关文献初步建立了整合技术的翻译教师教学能力理论模型TPACC,根据该模型编制了量表,并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
关键词:翻译教师 教学能力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整合技术的翻译教师教学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