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项目

作品数:38被引量:9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剑龙宋丽娟王升远高兴刘畅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比较文学》《文艺研究》《鲁迅研究月刊》《文学评论》更多>>
相关主题:基督教文化基督教中国古典小说虚像实像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关系研究现状与思考
《圣经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共25页杨剑龙 
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项目成果;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项目成果;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关系论题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在中国当代文学、海外华文文学、台湾文学、北村与史铁生等作家的研究中产生诸多成果.其成就与价值主要表现在:接续了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研究,梳理了中国当代文学与基督教...
关键词:基督教文化 中国 当代文学 研究 
写出都市下层社会的生存噩梦——端木蕻良《吞蛇儿》与契诃夫《牡蛎》之比较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45-49,共5页杨剑龙 
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项目成果;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项目成果;为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
端木蕻良受到契诃夫影响,其短篇小说《吞蛇儿》与契诃夫的《牡蛎》异曲同工:都描写都市下层社会的生存噩梦,以少年的视角与心理感受描写噩梦般的乞讨经历,有少年人的梦境的书写。不同之处:《吞蛇儿》采取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牡蛎》采取...
关键词:端木蕻良 契诃夫 短篇小说 下层社会 生存噩梦 
走进鲁迅的乡土世界——我的鲁迅研究之回顾
《上海鲁迅研究》2016年第4期189-204,共16页杨剑龙 
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项目成果;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项目成果;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
鲁迅是中国20世纪的文化巨擘、文学巨匠、思想巨人,他是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的开拓者之一,他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成熟影响巨大,他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萌生与发展意义重大,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文学史、思想史的一座丰碑,研究中国...
关键词:研究 现代文学 巨匠 巨擘 文学 文化 中国 
“书写心怀的曲水流觞”——论赵丽宏游记的类型和诗的构思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6年第2期237-244,共8页杨剑龙 
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项目;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项目;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成果
在中国文坛上,赵丽宏是一位特别勤奋的作家,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共七十余部,还有长篇小说《童年河》、《渔童》。他的不少散文和诗歌被收入中小学和大学的语文课本,还被收入新加坡、韩国的中文教材。2014年8月,现代出版社出...
关键词:报告文学集 曲水流觞 语文课 渔童 游记 韩国 类型 散文集 
论老舍的抗战鼓词被引量:1
《江汉论坛》2016年第3期86-89,共4页杨剑龙 
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项目成果;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项目成果;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老舍在抗战期间投入诸多精力从事抗战鼓词的创作,用民间文艺形式宣传抗战。在抗战期间创作的大鼓词里,老舍揭露了日寇奸淫烧杀的罪恶行径,呼唤民众投身抗战保家卫国,赞颂抗日军民的抗战实绩。老舍抗战时期的大鼓词,按照构思类型来分大...
关键词:老舍 鼓词 抗战 通俗文艺 
论创意写作的中国古典文论资源被引量:7
《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40-44,共5页杨剑龙 
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项目;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项目;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上海都市嬗变与海派作家论"(2014BW007)的成果
受到国际创意写作的影响,我国一些高校先后成立了创意写作中心、开设了创意写作课程,国外创意写作教材和著作不断被翻译介绍进来,促进了国内创意写作专业和教学的发展,但从概念到思路,从方法到模式,基本都借鉴和承续欧美创意写作传统。...
关键词:创意写作 欧美 中国 古典文论 资源 
论巴金小说《家》的连环画改编被引量:2
《都市文化研究》2015年第2期300-313,共14页杨剑龙 
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项目成果;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项目成果;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上海都市嬗变与海派作家”[2014BWY007)前期成果
从1941年钱君匋编、费新我绘连环画《家》出版后,巴金的《家》被改编为多种版本的连环画,呈现出名作的艺术魅力和重要影响。四种《家》的连环画改编中,李仲源分别写了三兄弟的爱情故事,金克浚突出了冯乐山的恶贯满盈,徐淦强化了鸣凤的悲...
关键词:《家》 巴金 连环画 改编 
知青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论新世纪的知青电影被引量:2
《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4期184-188,共5页杨剑龙 
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项目;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项目;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
新世纪知青电影是知青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在知青爱情、知青岁月、后知青生活、知青后辈等的描写中,生动地展现出知青们上山下乡的岁月和返城后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共和国曲折跌宕历史中特殊的一页。新世纪知青电影在总体上以现实主义手...
关键词:新世纪 知青电影 集体记忆 现实主义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研究和史料问题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14年第7期70-75,共6页杨剑龙 
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项目成果;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中外文学关系研究项目成果;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
《圣经》是解读西方文学的巨大密码,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学的重要内涵,近些年来国内学者研究该论题的著作颇多①。中国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受到了欧风美雨的吹拂浸润,其中也包括了基督教文化的影响。1941年由上海青年协会书局出版朱维...
关键词:中国文学研究 基督教文化 中国现代作家 史料 西方文学 《圣经》 发生与发展 中国新文学 
中国古典小说早期西译的版本处理及其校勘学价值——以《玉娇梨》、《聊斋志异》、《穆天子传》为考察中心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14年第1期161-173,共13页宋丽娟 
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项目成果;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项目"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成果;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成果
在中国古典小说早期西译的过程中,译者的版本意识经历了一个从沉潜到萌发,再到自觉的历史嬗变。在这个嬗变过程中,译者在版本厘择和校勘中所采用的文本整理方法,既遵循了西方传统的文本校勘原则,又和乾嘉学派的考证方法相仿,并率先将此...
关键词:中国古典小说 版本意识 校勘学 《聊斋志异》 《穆天子传》 《玉娇梨》 价值 早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