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287)

作品数:15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田野包仕尧李华杰余德丁维军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大学浙江省台州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全脑照射电离辐射放射性脑损伤基因表达炎性细胞因子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少突胶质细胞电离辐射后早期基因表达谱的检测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1年第1期10-12,共3页陈暑波 田野 刘春风 李春鹏 张晔 夏春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287,30870740);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
目的检测电离辐射后早期少突胶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特征。方法将离体培养的少突胶质细胞经10Gy照射后在1和4h时间点,采用AffrrmetrixRAT2302.0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检测,并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神经细胞间...
关键词:少突胶质细胞 电离辐射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 
大鼠全脑照射后早期大脑皮质中TNF-α及其受体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2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第6期915-918,共4页张泉 杨劲松 邓翀 田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287);江苏省卫生厅重大科研课题资助项目(K200406);苏州大学医学发展基金资助项目(EE123504)
目的观察大鼠大脑全脑照射后早期放射性脑损伤大脑皮质区TNF-α、TNFR1和TNFR2的动态表达,探讨TNF-α、TNFR1和TNFR2在早期放射性脑损伤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在大鼠早期放射性脑损伤模型基础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标本,运...
关键词:放射性脑损伤 早期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少突胶质细胞电离辐射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辐射防护》2006年第1期24-28,34,共6页陈应柱 田野 包仕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0170287);江苏省卫生厅重大科研课题(K2004067)
少突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电离辐射的重要靶细胞。了解少突胶质细胞的辐射损伤机制,对增强CNS对辐射耐受性、防护和治疗CNS的辐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电离辐射对少突胶质细胞膜的直接损伤、凋亡、氧化应激、诱导一系列...
关键词:少突胶质细胞 电离辐射 细胞与分子机制 
大鼠全脑照射后海马组织中GFAPmRNA表达的研究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第2期178-181,共4页杨枢 田野 章国芬 何军 陈列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0 170 2 87);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 (K2 0 0 40 6)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全脑照射后海马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 ,GFAP)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GFAP在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全脑单次2Gy、10Gy和30Gy照射后1d、30d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RT PCR)观...
关键词:脑损伤 辐射 海马 RT-PCR GFAPmRNA 
大鼠全脑照射后早期大脑NG2和O4表达变化被引量:5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5年第1期64-67,共4页李华杰 包仕尧 田野 陈列松 张志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287)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照射后早期大脑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放射性反应。方法SD大鼠单次全脑照射后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早期大脑皮质和海马CA1区NG2和O4阳性细胞数量。结果和对照组相比,10Gy照射后各时间点大鼠脑皮质和海马CA1区NG2...
关键词:大鼠 全脑照射 早期 大脑NG2 O4表达 放射性反应 基因表达 组织化学法 
NBQX对头部照射大鼠大脑皮质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年第1期9-12,共4页李华杰 包仕尧 田野 吴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0 170 2 87)
目的 探讨大鼠头部照射后早期大脑皮质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放射性反应及MK80 1和NBQX对其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 10Gy单次头部照射后即分别向其脑皮质立体定向注射 5mmol L的MK80 1和 5 0mmol L的NBQX各 1μl,然后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关键词:大脑皮质 大鼠 照射 前体细胞 保护作用 阳性细胞 MK801 头部 胶质 数量 
大鼠全脑照射后脑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
《温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173-175,共3页丁维军 俞秋兴 田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287)
目的:观察大鼠全脑照射后早期主要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方法:对SD大鼠用4MeV电子线单次全脑15 Gy和30 Gy照射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照射后6 h、1 d、1 w和1个月大鼠大脑皮层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
关键词:大脑 电离辐射 炎性细胞因子 大鼠 
NBQX对大鼠全脑照射后早期脑MyT1阳性细胞的保护作用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4年第3期168-170,共3页李华杰 包仕尧 田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 1 70 2 87)
目的 探讨大鼠全脑照射后早期大脑皮质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放射性反应及MK - 80 1和NBQX对其保护作用。方法 以 1 0Gy的剂量对SD大鼠单次全脑照射后即刻分别向其大脑皮质定向注射 5mmol/L的MK - 80 1和 5 0mmol/L的NBQX各 1 μl,然后...
关键词:电离辐射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髓鞘转录因子1 动物模型 放射损伤 NBQX 保护作用 
大鼠全脑照射后早期大脑皮质MyT1表达及意义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第1期8-10,共3页李华杰 包仕尧 田野 张志琳 陈列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0 170 2 87)
目的 探讨大鼠全脑照射后早期大脑皮质MyT1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SD大鼠单次全脑照射后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早期大脑皮质MyT1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 ,2Gy、10Gy和 30Gy照射后各时间点大鼠脑皮质内MyT1阳性细胞...
关键词:电离辐射 大脑皮质 髓鞘转录因子1 大鼠 
放射性脑损伤后大鼠海马IL-6 mRNA的表达被引量:1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年第3期257-259,263,共4页余德 田野 王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0 170 2 87)
目的 观察大鼠放射诱导脑损伤后海马区IL - 6mRNA的动态表达 ,探讨其在放射性脑损伤急性期反应的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脑放射性损伤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半定量分析大鼠脑放射性损伤后海马区在不同...
关键词:放射性脑损伤 大鼠 海马 IL-6 MRNA 发病机制 聚合酶链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