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XZW014)

作品数:28被引量:6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永东冯昊李雅博张磊刘小容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学研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更多>>
相关主题:上海租界晚清家族文化道德民族主义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左翼文学与电影的性别构形模式被引量:1
《艺术百家》2013年第2期200-203,共4页李永东 徐婷婷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租界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项目编号:08XZW014)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重点项目"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研究"(项目编号:sw1309115)阶段性成果之一
左翼文学与电影的性别表述包含明确而相近的观念诉求,形成了特定的性别构形模式。在乡村女性与都市女性的对立模式中,乡村女性因承载苦难而成为革命的代言者,思想性格随情节而发展,而都市女性则为摩登女郎,生活颓靡,思想性格缺少变化。...
关键词:电影艺术 左翼文学 左翼电影 艺术作品 性别 构形模式 
上海租界的空间权力与文学书写被引量:2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12-121,175,共10页李永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租界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08XZW014);项目负责人:李永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研究"(SW1309115);项目负责人:李永东
上海租界与华界给人截然不同的空间感。两个上海的存在及其毗邻关系,生成了并置、对照的空间结构,空间权力争夺激烈。外侨采取"空间殖民主义"建构上海"异托邦",通过标示空间的等级性、设置空间门禁来显示种族身份的优越感,通过象征性空...
关键词:空间权力 对照 空间殖民主义 上海模式 空间政治 租界 
戏谑与丑化:论吴趼人的谴责小说被引量:1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74-79,共6页李永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XZW014)
以"恢复我固有之道德"为创作旨归的吴趼人,在上海租界难免成为厌世主义者。道德理想的受挫与厌世情绪的萌发,使得吴趼人对晚清社会发出了绝望的戏谑。愤世嫉俗的心态与诙谐夸张的描述相结合,让谴责小说喧嚣着人性与道德的隐秘邪恶,走向...
关键词:谴责小说 戏谑 丑化 吴趼人 
游荡于乡村与都市之外——论孤岛时期师陀散文的情感结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91-94,共4页李永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租界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08XZW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大培育项目"中国城市的文学想象"(SWU0909406)
孤岛时期师陀对乡村与都市持双重疏离的态度,游荡于乡村与都市之外。乡土、上海和北平,在师陀的散文中是互为参照的文化空间,"走"的主题是贯穿师陀散文的一根主线。师陀的乡土书写采取"怀念———走近———离开"的叙事模式,混合着眷恋...
关键词:师陀 上海孤岛 乡村 都市 疏离 
文化身份、民族认同的含混与危机——论郭沫若五四时期的创作被引量:10
《文学评论》2012年第3期147-154,共8页李永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XZW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WU0909406)的研究成果
留日背景的郭沫若是精神与现实的双重流亡者,他遭遇西洋人控制的上海租界后,身份定位和民族认同充满了惶惑与焦虑。自然之子郭沫若以自然来对抗租界都市,可能迈向民族主义。但是,当欣赏自然与怀恋日本空间相连接时,文化身份与民族认同...
关键词:文化身份 民族认同 郭沫若 五四时期 危机 含混 民族主义 创作 
租界文人视野下的空间构设与道德表达——评邹弢《海上尘天影》
《明清小说研究》2012年第2期198-206,共9页李永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租界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08XZW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重大培育项目"中国城市的文学想象"(SWU0909406)的阶段性成果
在晚清的狎邪小说创作潮流中,邹弢的《海上尘天影》多少显得另类,是理想主义与写实精神,政治表达与欲望释放相结合的产物。邹弢属于比较典型的租界文人,租界文人的经验视野,影响到《海上尘天影》思想观念的表达。《海上尘天影》提供的...
关键词:租界文人 上海租界 《海上尘天影》 空间 道德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摩登女郎被引量:8
《电影艺术》2012年第3期125-130,共6页李永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XZW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WU0909406)的阶段性成果
摩登女郎形象是时代心理的一面镜子,承载着民族主义、阶级意识、道德观念和城市欲望的表达。摩登女郎与党国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珍惜和左翼对苏俄现代性的追慕构成了紧张关系,受到各方面的批判。摩登女郎在电影中具有三种表意功能,编导怀着...
关键词:中国电影 女郎 30年代 20世纪 传统民族文化 政治话语 时代心理 民族主义 
洋场趣味、左翼观念与政治诉求的纠缠——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女性形象组合模式被引量:5
《文艺研究》2012年第3期89-98,共10页李永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08XZW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SWU0909406)阶段性成果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中,主要女性形象的类型化造成女性人物设定的模式化倾向。主要人物组合模式有"三个摩登女性"模式、"一男两女"模式和"两姊妹"模式。"三个摩登女性"模式为左翼作家所专擅,讲述小资产阶级女性去除与摩登女郎共有的思...
关键词:女性形象 组合模式 中国电影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政治诉求 左翼作家 趣味 小资产阶级 
情陷上海洋场的外乡人——评《海上花列传》被引量:3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87-91,共5页李永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8XZW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SWU0909406)的研究成果
《海上花列传》叙述的主要是外乡人情迷洋场花界的故事。诱惑与吞噬,是外乡人与上海租界空间的关系的命意所在;寻找与滞留、拯救与陷入的故事延展,进一步表明上海对乡下人的捕获与掌控。上海租界的城市景观与消费娱乐空间,诱导、鼓励着...
关键词:《海上花列传》 上海租界 外乡人 “供租用的女人” 
反都市的都市故事——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女性电影的都市叙事被引量:2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6-10,共5页李永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租界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文学"(项目编号:08XZW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城市的文学想象"(项目编号:SWU0909406)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30年代的女性电影通过讲述乡村女性的都市遭遇,从而达到拒绝都市的目的,带有反都市的倾向。在本文的女性电影中,都市特指上海。此类影片意图暴露租界化上海的邪恶面目,能够为革命的正当性、必要性做铺垫说明,从而在反都市与民族...
关键词:租界化上海 女性电影 反都市 乡女进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