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KS005)

作品数:17被引量:6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同舫陈晓斌黄漫史英哲白文杰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天津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更多>>
相关主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主义费尔巴哈义务教育困境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个人主义的拯救方案——泰勒本真性伦理新视角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2期23-28,共6页余晓玲 刘同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研究"(13BKS005)的研究成果
基于个人自主性的现代文化使人们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自我理解,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这是现代性的重要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困境:随着自我理解进程中人类中心主义与个人主义的转向,出现了现代社会价值标准混乱和个人意义迷失的问题。面对现...
关键词:查尔斯·泰勒 个人主义 本真性伦理 现代性 
从继承到建构:马克思以解放为轴心的哲学革命被引量:5
《江海学刊》2016年第3期58-64,共7页刘同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研究"(项目号:13BKS005)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演进,经历了从理论继承到突破创新再到革命建构的学术发展过程。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论源泉是多元化的,其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遗传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基因"。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以及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
关键词:马克思 理论继承 革命建构 解放 
马克思的解放理论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及人类学被引量:2
《学海》2016年第1期177-181,共5页刘同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研究"(项目号:13BKS005)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是在吸收了西方古今丰厚思想营养的基础上绽放出来的,"盘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思想史资源,费尔巴哈是一位非常值得重视的人物。费尔巴哈的人本学、人类学思想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理论思路、理论意图的形成与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 人类解放 费尔巴哈 人本学 人类学 
“尘世”如何创造“天国”——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原则与逻辑演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87-92,共6页陈晓斌 刘同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研究"(13BKS005)的阶段性成果
结合物质利益问题困境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哲学,马克思超越自我意识哲学的批判视野,将对宗教的批判推进到社会现实层面;通过深入研究宗教问题的本质,提出了解释与批判宗教现象的新原则,戳穿"天国"与"尘世"的秘密,回答了"尘世"如何创造"天国...
关键词:天国 尘世 宗教批判 自我异化 
市民社会研究范式的历史转换被引量:3
《浙江学刊》2015年第6期131-137,共7页刘同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3BKS005)的阶段性成果
市民社会范畴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亚里士多德在道德范式的意义上首次使用这一范畴,将市民社会与野蛮社会相分离,并由西塞罗明确下来,使古典意义的市民社会范畴沿用到近代;黑格尔将"使用了数个世纪"的市民社会范畴在政治哲...
关键词:市民社会 道德范式 政治哲学范式 文化社会学范式 
从应然到实然:马克思社会批判的价值取向转变被引量:3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1-5,140,共5页刘同舫 
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度项目"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研究"(13BKS005)
批判的方式是有力支撑马克思整体思想的关键。青年马克思所采用的是以应然价值取向为主的批判,它以抽象的哲学概念为基点,具有哲学思辨的价值倾向性以及对问题推理的应然目的性。实然价值取向的批判是马克思中晚期的批判方式,其以实证...
关键词:马克思 应然 实然 价值取向 社会批判 
马克思论证“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维度被引量:4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3-18,共6页刘同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研究"(14ZDA004)
对人类解放的论证是马克思一生的理论主题。马克思从哲学本体论、现实社会层面、基本方法上科学阐释了"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问题。在哲学本体论上,马克思从"类主体本体"到"实践本体"再到"社会关系本体"的推进与提升中,揭示了历史发展的...
关键词:马克思 人类解放 何以可能 维度 
文化革命: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的解放方案被引量:2
《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146-150,共5页黄漫 刘同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研究"(13BKS005)
列斐伏尔开辟了研究人类解放的一个崭新领域——日常生活解放。他试图从人类身处的风格消失、"意义零度化"的日常生活内部的矛盾与生命力的角度来反思和批判现代社会,寻找人类解放的希望;只有文化革命才能超越本质主义和理性主义,逃避...
关键词:列斐伏尔 文化革命 日常生活 人类解放 
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特色及其局限被引量:1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33-38,161,共6页白文杰 刘同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研究"(13BKS005)
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其创始人与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在争辩中产生的。与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相比,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具有自身的理论特色:拒斥自然辩证法、捍卫革命性和批判性、强化总体性...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辩证法 理论特色 理解分化 理论局限 
物化与总体性:卢卡奇延伸马克思解放思想的关键语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0期83-88,共6页黄漫 刘同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研究"(13BKS005)
卢卡奇以物化为社会批判的核心范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基本、最普遍的现象与人类的生存危机;希冀通过"总体性"的阶级意识克服"片面性"的物化意识,重拾无产阶级革命斗志,恢复人的真实关系;卢卡奇的理论贡献明显大于其理论局限,其在...
关键词:马克思 卢卡奇 物化 总体性 人类解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