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FZW044)

作品数:11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宋剑华买琳芳杨红军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研究》《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江汉论坛》更多>>
相关主题:新文学礼教庸俗《彷徨》思想启蒙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新文学对传统文化的叛逆与回归被引量:2
《江汉论坛》2016年第6期81-87,共7页宋剑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娜拉现象’的中国言说"(项目编号:13FZW044)的阶段性成果
新文学以反传统为起点,又以重新认识传统为旨归,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现象。因为反传统使得新文学意识到了文化个体根本就无法游离于文化母体而存在,一切关于"自由"与"解放"的人文理想也失去它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新文学从西化启蒙...
关键词:新文学 反传统 仇父 反家 自我反省 
论言情故事的“古”之今变
《励耘学刊》2016年第1期72-90,共19页买琳芳 宋剑华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娜拉现象’的中国言说”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FZW044
言情是中国古今小说所热衷表现的创作主题,男欢女爱或皆大欢喜或哀怨连连,都表达着男女青年对于爱情的执着信念。五四新文学在倡导思想启蒙之际,将爱情叙事作为思想启蒙的有效工具,并赋予其以西方人文精神的现代色彩,但是只要我们稍加...
关键词:言情 启蒙 个性解放 追求自由 古今之变 
论言情故事的“古”之今变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6年第1期337-352,共16页买琳芳 宋剑华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娜拉现象’的中国言说”(项目编号:13FZW044)
追求爱情与自由是人类共通的本性,五四时期的众多爱情小说,都延续了古代思春、闺怨、私奔等传统叙事模式,'自由恋爱'与'自主婚姻'等启蒙口号被赋予了西方的现代性意义,新的人物被套上了西方的外壳,但演绎的内容却始终是旧式传统的言情...
关键词:闺怨 故事 情伤 言情 意义 传统 本性 现代性 人类 
论新文学接受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真相被引量:1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51-162,192,共12页宋剑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娜拉现象’的中国言说"(13FZW044)
"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全盘西化"早已成为了学界不可动摇的客观事实。然而,当我们仔细去分析新文学的"西化"倾向时,却发现汉语思维中的"西化"概念,基本上都是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自我闪现,与西方现代人文精神并无移植性的因果关系。新文...
关键词:新文学 西方人文精神 “心解” “内化” “呈现” 
论新文学现代性追求中的“西方”与“传统”被引量:2
《学术研究》2015年第8期133-143,160,共11页宋剑华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娜拉现象’的中国言说"(13FZW044)的阶段性成果
五四以来,新文学所倡导的思想启蒙,曾以狂热的时代情绪,造成了"西方"与"传统"的截然对立。它只是一味地以想象中的"西方",去猛烈攻击概念化的"传统",殊不知其所有的西学阐释,都无法摆脱汉语思维的认知框架。故新文学以"西方"去反"传统"...
关键词:新文学 现代性 西方 传统 
从反叛到皈依:论新文学“家”之叙事的复杂心态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15年第5期76-84,共9页宋剑华 杨红军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娜拉现象’的中国言说"(批准号:13FZW044)成果
从"五四"思想启蒙开始,新文学便以"家"作为反封建的主体对象,对中国传统的"家"文化发起全方位的猛烈攻击。许多新文学代表作家曾把中国的"家庭"描写成黑暗的地狱和囚笼,血泪控诉其压制青年的累累罪行,完全排除中国"家"文化的亲情因素。...
关键词:新文学运动 文学叙事 思想启蒙 《呼兰河传》 萧红 谢冰莹 《寒夜》 人民文学 财主底儿女们 汪文宣 
儒学之难:论新文学反“礼教”的概念置换被引量:2
《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114-121,共8页宋剑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娜拉’现象的中国言说”(项目号:13FZW044)的阶段性成果
儒学"礼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五四"以来,出于反封建思想启蒙的客观需求,"礼教"曾一度被视为阻碍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巨大负担,受到了新文学作家的猛烈攻击和无情批判。然而五四时期,新文学作家对于"礼教"的非难,其涉及的内...
关键词:新文学 “礼教”“庸俗” 概念置换 理性反思 
“呐喊”何须“彷徨”?——论鲁迅小说对于思想启蒙的困惑与质疑被引量:1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95-104,共10页宋剑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娜拉’现象的中国言说"(13FZW044)
《呐喊》与《彷徨》的创作主题,并不是学界原先所阐释的那样,被理解为攻击儒学"礼教",而是通过一系列形象化的故事叙事,深刻地揭示文化个体与文化共同体之间关系的错综复杂性。鲁迅从"孤独者"与"狼子村"的思想对峙中,发现了构成乡土中...
关键词:《呐喊》 《彷徨》 “孤独者” “狼子村” “长明灯” “礼教” “庸俗” 
感性与理性:论新文学启蒙话语中的婚姻问题
《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5期168-177,共10页宋剑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3FZW044)
婚恋自由不仅是五四思想启蒙的中心话语,同时也是中国新文学创作的核心主题。新文学作家以反封建与反传统的饱满热情,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视为封建婚姻制度的罪魁祸首,并且不加思辨地去进行全盘否定与彻底批判,进而把原本是属于青春...
关键词:青春感性 经验理性 新文学 启蒙话语 婚姻问题 家长专制 
“玩偶”被“娜拉”:一个启蒙时代的人造神话被引量:3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02-111,共10页宋剑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3FZW044)
"娜拉"是中国现代女性解放运动的一面旗子,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新女性形象的一个象征。男性启蒙者试图以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去唤起中国女性自我解放的现代意识;但新女性作家却以自身经历的"情殇"叙事,去反向地陈诉她们"被娜拉"而实...
关键词:“玩偶” “娜拉” 启蒙 神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